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之情的边界:论儒道禅之情

中国传统之情的边界:论儒道禅之情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一种文化基础上,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表现出一种抒情传统就不足为奇了,也正是因为对情感的彰显和呼唤,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富于审美精神。

中国传统之情的边界:论儒道禅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因为强调伦理道德而往往给人一个道德家的印象,与情感特别是个体之情相去甚远;庄子则因明确提出无情说,让人们误以为他真的就提倡无情或绝情;禅宗则因为佛教所提出的四大皆空理论,给人留下了情空的印象……在理论界,虽然也有人为他们辩解,认为他们都强调情,但往往矫枉过正,片面强调他们的有情,而忽视了他们的无情之处。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认识到儒道禅之情的复杂性,也没有认识到儒道禅思想自身的复杂性,因为无论是孔子,还是庄子和慧能,他们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理论哲学家,他们自身都没有构建起一个纯粹而完整的理论系统。他们的思想实际上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和存在,而不是纯粹的理性思辨。而生活和存在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由此所产生的情以及人们对情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如青原惟信禅师在《五灯会元·卷十七》中所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人对山水的见识是如此,对情感的感悟亦是如此。这意味着,首先,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其次,人对情感的认识和感悟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它具体地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从“无情感”到有情感,从有小情感到有大情感,然后从大情感到空情感,也就是“无情感”。虽然都是“无情感”,但是它们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无情感”是混沌的,什么情感也没有产生过,因此什么情感也没有——在这个意义上人与动物是没有分别的;后面的“无情感”则是心灵觉悟,这种觉悟来自于人对情感的经验,所以它所拥有的是在经历了丰富情感之后的“无情”——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心灵的觉醒。具体而言,如果说道家的“无情”指的是人们不要被情感所伤,那么禅宗则是要求人们要看透这种情感,而不是不要情感,情感还是可以有的,只是不要执著于这种情感。所以要准确地理解儒道禅之情,我们要把握好它们对情的认识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情以及儒道禅的思想。

当然,过程虽然是复杂的,但主题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无论孔子、庄子和慧能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有情还是无情,其实都是有至情的结果。因为爱而爱,也因为爱而不爱;因为情而有情,也因为情而无情。进而我们认为,以《论语》《庄子》《坛经》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也是主张有情的。

在这样一种文化基础上,中国古典文学艺术表现出一种抒情传统就不足为奇了,也正是因为对情感的彰显和呼唤,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富于审美精神。(www.xing528.com)

问题在于,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情感虽然也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保存,但是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化和思想基础上的情感,它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文化已不再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最高规定,它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所以传统的情感也注定只是多元情感中的一种,因此它不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情感主题。故而,即便它有众多的能够指引我们的因素,我们也不能幻想通过复古来召唤这种情感的复归。我们试图去接近它,是因为它还处于某种程度的遮蔽之中,所以我们要揭示它,让它显现出来,这样它就能够给现时代的我们的情感提供一种参照,甚至能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指引,但是它不应该也不可能规定我们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揭示其积极的一面,也要揭示其消极的一面。如果说它的积极面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指引——即我们应该怎么做的话,那么它的消极面则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指引——即我们不能怎么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