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追问,什么是心?或者说心的本性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首先认为心就是指人的心脏,并将其与其他脏器相连,形成心肝、心肺之说,这样理解的心无疑是物质性的心,而这样的一颗心实际与动物之心无异。所以在先哲看来,人与动物之分并不表现在有无物质之心上,而是表现在物质之外,是否还存在着超越物质之心的心。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人作为人而不是动物,他是具有这颗超越之心的。
在儒家那里,这颗心就是“仁义道德之心”,一个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理想,就要修身正心,此心即为仁义道德之心。那么何为仁义道德之心?其核心为敬爱之心。在孔子以前,人们心敬天、神、祖先神、祖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庇护了自己。到孔子时,他认为我们要心敬父母,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要有以孝心为基础的敬爱之心,这个成为儒家仁学思想的根基。孟子则认为我们之所以要敬爱他人,并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我们自己,人之为人,本来就具有敬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不是人。这种敬爱之心在宋明理学那里得到了更为细致地阐释。
但是在道家那里,他们却否定了仁义道德之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颗心应该是“自然之心”。道家的“自然之心”是作为“仁义之心”的对立面出现的,道家认为所谓仁义之心、敬爱之心都是人为的,违反了心的自然本性,是小仁小义,真正的、最高的仁义应该是像天道自然那样,是无为之心、虚静之心。虚为虚无,唯有虚心,才能像大自然一样涵容万物,才能包含一种新的生成的可能性;静为宁静,唯有静心,才不会被贪欲和所谓仁义所动,才能归于自己的本性之中。
心虽然在儒道思想中都得到了一定的阐释,但并没有成为其思想的主题。只是在佛教中,心的问题才被主题化,在禅宗那里甚至形成了心本体论。心在佛教中得到了细致而深刻地揭示,不同佛教派别从不同角度对心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二心、三心、四心、五心、八心乃至六十心等。概而言之,有下面四种心:(一)肉团心,即心脏,物质之心。(二)意识心,与物质心相对,为精神之心,包括意和识两个方面。意即意念、思维、意向,容易产生我执之心;识即识别、认识,容易产生分别心。(三)佛心,既不属于物质之心,又区别于人的意识之心,它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心之本体。从不同角度观佛心,产生了佛心的许多其他称谓,如真心、本心、如来藏、清净心、菩提心、坚实心、心地、心体等。(四)核心、中心,聚集精要之义,如般若心经即为大般若六百卷的核心、中心和精要。(www.xing528.com)
那么,在明显受到儒道和中印佛教思想影响的《坛经》中,心究竟是如何被言说的,又如何成为《坛经》思想的核心,成为人们解脱成佛的唯一而简明的大道?
问题在于,心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慎《说文解字》曰:“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在这里,身中之心当然是指心脏之心,土藏之说则来自于古人的类比思维,即以五行比附五脏,脾木、肺火、心土、肝金、肾水。其中土居中央,金木水火居四方,同理,心居中央,脾肺肝脏居四方。所以土藏首先意味着心不是直接显现的,而是隐而又隐的,它不仅隐于身体之中,而且隐于五脏之内,所以它极有可能被遮蔽;其次它意味着心是极其重要的,是中心之中心,它不仅是五脏的中心,而且是身体的中心,由此引申出去,它就可能成为人之中心乃至宇宙万物的中心;最后,这里的心是指人心,且在身中,它意味着人心首先是一种物质之心,既然是物质之心,它就有物质性的需要即欲望,这为人心的迷误埋下了伏笔。
心所具有的这三种可能性在《坛经》中得以显明,并且成为了《坛经》论“心”的三个重要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