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与禅宗的人性论-论儒道禅之情

佛教与禅宗的人性论-论儒道禅之情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性为本性之意,所以佛的本性就是佛性,人的本性就是人性。因此,佛教的人性论可以说是性超善恶论或性无善恶论,也可以说是性至善论,前者是一种事实判断,后者是一种价值判断。禅宗继承了原始佛教的人性观。这是禅宗人性论的根基,因为禅宗其他的关于人性的论断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禅宗的人性论和原始佛教的观点是一致的,就其空性而言,它是强调超善恶或无善恶的;就其价值而言,它是主张性至善论的。

佛教与禅宗的人性论-论儒道禅之情

性为本性之意,所以佛的本性就是佛性,人的本性就是人性。而所谓佛,他既不像西方基督教中那高高在上的神及其神秘性,也不像柏拉图、黑格尔意义上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抽象的“理式”或“绝对理念”,甚至也不像中国老子庄子所讲的作为世界本源的“道”。就原始佛教而言,他是指觉悟者,也就是觉悟的众生,有情众生能够觉悟自己的本性就能够成为佛——即人的本性就是佛的佛性——所以佛并不高高在上,也不神秘莫测,不旷世绝俗,也不抽象晦涩。如果说道家认为“道”的本性为“无”的话,佛教则认为佛的本性为“空”。道家认为“道”即由“无”生有,于是宇宙万物乃成;佛教则认为宇宙缘起性空,因缘和合,于是世间万法乃生。

如果说人觉悟了人的本性就可成佛,这首先意味着人和佛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人觉悟即为佛,不觉悟即为众生;这同时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也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人人都可能成为众生,也都可能成佛,区别只在于迷误之间;最后,这意味着人性和佛性之间也没有实质的区别,人性就是人身上所具有的佛性,即空性,凡是与此不相符合的“有”或“执”,都是有违人的本性的。

正因为人性原本为空,所以在佛教看来,它原本是无所谓善和恶的,或者说,它是超越善和恶的,或者说它是非善非恶、亦善亦恶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对于众生而言,这种无善无恶的本性又是至善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觉悟迷情,脱离苦海——这是就人性的作用和价值而言。

因此,佛教的人性论可以说是性超善恶论或性无善恶论,也可以说是性至善论,前者是一种事实判断,后者是一种价值判断。

禅宗继承了原始佛教的人性观。这种继承首先表现在对佛性的看法上。在《坛经》看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9](《坛经·行由第一》),世上原本既没有所谓的菩提树,也没有所谓的明镜台,它们只是因缘作用而形成,人和佛也是这样,所以就本性而言,他们原本为空。正是因为如此,“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第二》);不仅愚人和智人的佛性没有差别,人与其他动物的佛性也没有差别,“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第一》)也正是因为佛性本空,所以世间万物也就无所谓善与恶,因为善之物与恶之物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本性是同一的,也就是不二或无二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坛经·行由第一》)因此,只要能觉悟空之本性,最恶毒的人——“一阐提人”都可以成为佛。

其次,这种继承表现在人与佛、人性与佛性的关系上。对于《坛经》而言,人与佛、人性与佛性之间并没有巨大的鸿沟,而就在方寸之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坛经·行由第一》)——在《坛经》中,人的本性是有很多其他称谓的,如自本性、自性、法性等,它们都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佛性——人如果明白、洞见了人的本性,即人的本性从被遮蔽状态中显现出来,那么他就是佛,这种显现出来的人性也就是佛性。否则他就是众生,“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第三》),所以《坛经》认为,“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坛经·般若第二》)。(www.xing528.com)

正是因为如此,在《坛经》看来,人性也具有了佛性的品质

第一,人性原本为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坛经·般若第二》)。这是禅宗人性论的根基,因为禅宗其他的关于人性的论断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第二,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为空,所以它才能“本来清净”,没有原始的无明和污染;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为空,所以它才无所谓生生灭灭,因为本无所生,本无所灭;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为空,所以它才能避免对境起心,对有生执,唯有这样,它才能自觉、觉人、觉行圆满,所以才能“本自具足”;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为空,所以才能做到不为外物所动,所以它“本无动摇”。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为空,所以它才能“心量广大”——“大”意味着心胸宽阔,而不是心量狭小,即不仅为己,而且为人,特别是,只有当这种“大”大到我“空”之时,佛和菩萨的情怀才能显现出来;“广”意味着广阔无边,只有心“空”,才能生发出最无边的广阔,也只有这个时候,人才能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从而让万法显现,即“能生万法”,“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坛经·般若第二》)——即唯有无我,才能让法显现;唯有广大,才能让万法显现。正是因为如此,慧能感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行由第一》)。

因此,禅宗的人性论和原始佛教的观点是一致的,就其空性而言,它是强调超善恶或无善恶的;就其价值而言,它是主张性至善论的。

最后,与人性论相对应,作为性之显现的情也就不难理解,从性善论推出“心之美者为情”,从性恶论推出“人之阴气有欲者”,从性有善有恶推出情有善有恶,从性有三品推出情亦有三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