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行演唱气息基底盘训练

流行演唱气息基底盘训练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吸入适当的气量,以腹式呼吸被动式换气为基底盘,联结腹式呼吸主动式换气、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容易可行的气息训练方式。腹式呼吸是一种自然且最具有爆发力的呼吸方式,它换气灵活,速度快,对于流行演唱基础训练来说是一种最佳呼吸方式。那么,本体系流行演唱声音塑形中气息训练的基底盘——“腹式呼吸”有哪些优越性?

流行演唱气息基底盘训练

在上一章,我们初步讲解了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气息运用种类,它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那么,掌握多种气息运用技术最基础的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又分为被动式换气和主动式换气。被动式换气是初学者最容易掌握且能有效避免浅呼吸(提气)的有效方式,并且每一次良好的被动式换气相当于一次很好的休息。这是腹式呼吸主动式换气及胸腹式联合呼吸、迂回式呼吸的良好基础,因为这几种呼吸方式是需要有意识地吸气来控制的。好的被动式呼吸,是自然且无意识地吸气。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吸入适当的气量,以腹式呼吸被动式换气为基底盘,联结腹式呼吸主动式换气、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容易可行的气息训练方式。

欧美当代著名发声训练教师克里斯汀·林克莱特曾说过:“以无意识的神经系统控制呼吸,工作效率是最高的。”但是,这种无意识并非我们日常中随意做到的无意识呼吸,而是经过训练并烂熟于心且形成一定条件反射的,最终达到与思想感情相融合,以情带气。努力建立嗓音、气息和情感的连接,达到最自然的状态,这样声音才是最自然和最具感染力的。

当然,不管是哪种歌唱呼吸方式,我们都需关注膈肌及小腹(丹田)这两个相对比较关键的组织。而且流行演唱中,有时候一首歌不一定只用到一种呼吸方式,比如主歌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副歌用的则是腹式呼吸,可以按作品处理需求灵活运用和切换。

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但膈肌不等于横膈膜。横隔膜是胸腔和腹腔之间分隔的一块组织,是主要的歌唱机能(详见本章第五节)。

丹田(下丹田),又称气海,即肚脐下三寸位置,丹田这个说法是中国特有的,源自于道家,共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与下丹田。而国外对歌唱的丹田一般称为小腹的一个穴。

膈肌与丹田,在歌唱过程中形成“八上七下”的对抗,以进行气息控制,膈肌永远大于丹田力,同时还必须对丹田进行充分利用,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应感觉是积极斜上收紧“七分”状态,在膈肌稳定的情况下调整丹田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能够实现不同强度的发声。

我们的呼吸有时是深的,有时是浅的,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放松或紧张。如果我们放松,呼吸通常是更深层的;然而,如果我们感到压力,呼吸倾向于胸部吸气抬高而不规则。这些都是自然的、本能的呼吸习惯,我们不必每天都考虑这些事情。然而,歌唱需要的气息与平日不同,呼吸的方式方法也不同,由于歌手自身既是“乐器”,又是“演奏者”,因此必须更有技巧地控制呼吸。运用技巧呼吸时还有几点应该注意:第一,姿势应该是自然舒展直立的;第二,重要的是在整个呼吸过程中使胸部舒适、放松;第三,腹部的运动应该是自然扩张与收缩,而不是上下运动。

腹式呼吸是一种自然且最具有爆发力的呼吸方式,它换气灵活,速度快,对于流行演唱基础训练来说是一种最佳呼吸方式。呼吸方式不对,会导致声音出现颤动的颤音音色发紧、破音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呼吸正常,声音是强韧且灵活的。

那么,本体系流行演唱声音塑形中气息训练的基底盘——“腹式呼吸”有哪些优越性?

(1)这是初学者容易体会,并且较易掌握的气息运用方式;

(2)在此基础上,可更快速掌握其他气息运用方式;

(3)有助于流行演唱中爆发力的使用,有助于声音塑形中真声的训练;

(4)可有效稳定膈肌力量,减少喉外肌多余力量的使用,使声音更稳定持久;

(5)倾向于自然换气状态,有助于放松,使气息更深;

(6)动作轻巧,换气速度快,吸气自然。

下面介绍几个练习(扫二维码观看视频):

训练一:横膈膜的扩张感觉练习

坐在一张凳子上,高度为能让大腿放平。然后身体前倾贴在大腿上,保持双臂环抱大腿使前胸紧紧贴住大腿,此时胸腔部由于受大腿压迫,所以非常容易判断是否提气,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提气。吐气后,口鼻同时打开缓缓吸气。这时,横膈膜下沉,腹部扩张,并加以想象且充分感受膈肌的支撑感,如此反复。(www.xing528.com)

训练二:被动式腹式呼吸练习

身体直立背靠墙壁,后脑勺、后背、脚后跟贴墙,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呼气,丹田收紧,小腹斜上方内收(注意腹外肌还是保持放松,小腹内深层肌肉收紧)让气全吐完。然后口鼻同时打开,两肋下张开,完全松弛,胸部不要外张和上提(可交叉双手在胸口对着镜子检查是否有抬起),而是后背打开。感觉横隔膜以上的内脏全部下沉,空气是由大气压的压力促使自然流进肺部里,而不是主动吸进去的。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脑子里切勿带有吸气的概念,而是松开横膈膜。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抽真空的袋子,想象嘴巴是袋口,在换气的时候打开真空袋的小口,空气自然流进袋子的感觉。

训练三:气息流动性唇颤练习

此训练不仅能使肺部储气量更大,气息能自如地控制,还能使气息与声音初步搭建,起到稳定声音支点的作用。

站立方式如训练二,一只手放置于大腹位置;另一只手放置于胸口衬衫第二颗纽扣位置,两肩放松,下巴微微抬起,目视前方。做一次训练二的无声练习后,搭上打“嘟”,唇颤发声的位置在平时说“不”时嘴唇的地方,在胸口支点上声音靠前,声音往前下方送,同时丹田内收,气吐完后松开丹田与膈肌,让气流自然进入腹部,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注意颈部放松,气息做主动,可配合左右摆头来放松,切莫有压喉、靠后、提气、吞咽的感觉。待单音稳定后,再搭上旋律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唇颤练习(打“嘟”)

◎基本要点:

(1)口型。外部,双唇闭合;内部:上下牙齿自然分开;

(2)站姿。双脚与肩同宽,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胸腔自然舒展;

(3)声音支点(衬衫第二颗纽扣位置),眉心(两眉中间位置)自然集中,喉头稳定;

(4)声音向外自然延伸;

(5)气息(被动换气腹式呼吸)。捋顺气息,相对强调丹田内收的韧劲,打“嘟”时丹田自然往里收,越到高音的时候越要体会膈肌与丹田的对抗力作用,换气时丹田与膈肌自然松开,嘴巴打开,喉腔打开(利于被动换气);

(6)以真声声带振动状态带动胸腔共鸣,训练音区合理的情况下,换声点基本不会太明显,特别是男声;而女生较为明显的换声点一般会在小字一组的b音到小字二组的d音之间,训练需关注这一区域;产生换声点时,鼻腔须打开,胸腔依旧有黏住的感觉,做到平稳过渡;

(7)注意身体协调性

小贴士

笑,有助于你意识到腹部肌肉——用于膈肌呼吸机能的肌肉的收缩。当你笑的时候,内向运动就好像收缩一样。花点时间大笑,或模仿大笑,你会感受到肌肉收缩。这些都是你在演唱练习中要用到的。

科学的训练方式,也需要赋予其感性的力量,在理论阶段我们可以借助科学去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机体、肌体是如何在歌唱中工作的,但在训练及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发挥感性思维,想象气息进入身体并通往脚底深处。这样能在有效避免肌肉紧张的同时,还可在不自觉之间充分协调身体的机能,让训练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