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压力反应与身心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压力反应与身心疾病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压力的反应过程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通常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就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损害身心健康,这是压力的有害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压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过于强烈、持久,就会通过生理渠道导致躯体病变或直接导致心理疾病。常见的身心疾病一般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压力反应与身心疾病

(一)压力的反应过程

人们对压力的反应通常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冲击阶段,发生在暴露于压力源后不久或当时。如果刺激过大,就会使人感到眩晕,表情麻木呆板,不知所措,亦可称为“类休克状态”。如突然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发呆、惊慌或歇斯底里,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与镇定。

第二阶段为安定阶段。这时,当事人会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而后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或争取亲人、朋友的支持。

第三阶段为解决阶段。当事人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产生压力的刺激,并努力设法处理它,可能采取逃避行为远离产生压力的原因,也可能提高自己的应付技能,改变策略和行为,直接面对刺激,解决刺激。

(二)压力与身心疾病

承受压力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产生的紧张状态可以提高警觉水平,适当的压力是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就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损害身心健康,这是压力的有害方面。

医学研究发现,身心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但更多的是由个人遭到的紧张刺激以及生活境遇所决定的,因紧张刺激而引起的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自我损害是身心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压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过于强烈、持久,就会通过生理渠道导致躯体病变或直接导致心理疾病。

常见的身心疾病一般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等;(www.xing528.com)

第二,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血管舒缩性鼻炎等;

第三,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等;

第四,内分泌系统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第五,肌肉骨骼系统:痉挛斜颈、类风湿关节炎、口吃等;

第六,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

第七,泌尿生殖系统: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等;

第八,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瘙痒症、过敏性皮炎、斑秃荨麻疹等;

其他,癌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