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斯洛与奥尔波特的观点对比

马斯洛与奥尔波特的观点对比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心理行为健康与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一)马斯洛的标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心理行为健康的十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二)奥尔波特的标准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心理行为健康的七条标准:①自我意识广延。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马斯洛与奥尔波特的观点对比

对于心理行为健康与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

(一)马斯洛的标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等人提出了心理行为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估。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⑩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二)奥尔波特的标准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提出了心理行为健康的七条标准:

①自我意识广延。

②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情绪上的安全性。

④知觉客观。

⑤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

⑥现实的自我形象。

⑦内在统一的人生观。(www.xing528.com)

(三)郭念锋的标准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郭念锋教授提出了心理行为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心理行为活动的强度。在遭遇精神打击时,抵抗力低的人反应强烈,易留下后患;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

②心理行为活动耐受力。生活工作中长期遇到的慢性精神刺激,耐受力差的人会处在痛苦之中,可能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躯体疾病;而耐受力强的人虽然也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还会在逆境中取得更大成绩。

③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有内在的节律性。如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低而晚上效率高,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那么就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④意识水平。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要警惕心理健康问题了。

⑤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无关因素而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相反。

⑥康复能力。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常态水平的能力。由于每个人的认识能力、经验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康复能力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而康复能力低的人则需要很长时间。

⑦心理行为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心理行为健康者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畅通,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

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过分自信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自卑者则常会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

社会交往。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

⑩环境适应能力。能否积极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行为健康水平。有的人面对生活环境变化时,感到无能为力,只是忍耐、韬晦,而不做出改变;而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有的人能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保持心理平衡。

(四)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综合上述有关心理行为健康的标准,我们更倾向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行为健康制定的七条标准:

①智能良好。

②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感。

③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④人际关系和谐。

⑤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⑥拥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⑦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相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