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蔬样品的制备取样部位
依据NY/T 3304-2018《农产品检测样品管理技术规范》。
1.蔬菜类样品制备取样部位(表4-1)
表4-1 蔬菜类样品制备取样部位
2.果品类样品制备取样部位(表4-2)
表4-2 果品类样品制备取样部位
二、制样关键要点
1.取样原则
尽量避开影响实验结果的所有因素,用正确的方法在恰当的部位取样。
2.取样部位的选择
①优先考虑可食用部位。
②尽量取到蔬菜的最外层,因为大部分蔬菜外层的农药残留相对较高。
③该部位尽量不含微生物、泥土、色素、淀粉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④操作要便捷并且方便后面的做样。
⑤在复检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取样的可代表性要从不少于两处取样。
3.具体操作内容
①普通叶菜类:不取腐败部位a,从两处b叶子取样,放入烧杯底部c,量要略大于1 g但不应塞太满d。
原因:a防止影响结果;b提高准确性;c让其与缓冲液接触充分;d方便吸液做样。
②瓜果类、地上茎菜类(例如芥兰头、莴笋等):在中间部分的表层横切一小块(不宜太深,量大于1 g)e,不取两端;茄瓜不取蒂部;复检时分别取表皮和带皮的表层肉分别测定。
原因:e很多瓜果会有被水冲洗或浸泡过的现象,取表层的肉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③包菜、椰菜、白菜等多层叶子包裹起来的叶菜:一般取最外层叶子f,复检时内外层同取。
原因:f外层农药残留相对较高。
④豆角、四季豆、尖椒、青椒等条状蔬菜:捏成几小段浸没于缓冲液中。注意红椒和指天椒要浸泡表面,避免里面的色素渗出。
⑤圆椒、彩椒、红椒:切表面的薄皮,不要切过多的肉,更不应将肉切穿g;复检时可用缓冲液来回冲洗其表面多次,然后以冲洗的缓冲液为提取液测定。
原因:g圆椒、彩椒、红椒假阳性较高。
⑥西兰花、花椰菜:取一小部分完整的花束,不可使花破碎。
⑦红白洋葱:去掉所有的外层衣皮,只取最外一层的肉。
⑧玉米:取里面的玉米籽并保证其不破损,尽量不用须或包叶代替。一般来说,玉米因为有包叶的包裹,里面玉米籽农药残留相对较少,不易超标。(www.xing528.com)
⑨番茄:切表层的皮,不能让中间的汁液流出,也不能用番茄蒂部代替,测定番茄蒂部可能会结果偏高,属于不规范操作。
⑩西芹、韭菜、葱、蒜等:有叶的取叶,然后把它整株或U形完整地浸泡;没叶的取一小节茎,然后整株浸提,但要尽量避免缓冲液接触到折断的部位。
⑪土豆、马铃薯、粉葛、莲藕、淮山等含较多淀粉类:切表层的皮,尽量少取肉;或切一小角,但要尽量减少肉与缓冲液的接触面积。
⑫蘑菇:从蘑菇盖取样,量要适当。
⑬木瓜:切表层的皮或切一小角,但要注意勿让流出的白色汁液渗到缓冲液中。
⑭白萝卜:尽量取底部的茎须放入烧杯中整株浸泡,注意勿让缓冲液接触到萝卜肉;若没有茎须,则切表皮,切皮要尽可能的薄;复检时可用缓冲液来回冲洗其表面多次,然后以冲洗的缓冲液为提取液测定。
⑮水果类:常见的苹果、梨、桔子等取表皮测定;体积较小的水果如枣、葡萄、草莓等采用整株浸提的方法;香蕉等可取肉测定。
⑯表面含较多泥土的蔬菜品种:清洗掉后按相应方法取样。
4.注意事项
①实际取样量应略大于国标取样量,但要明确只有与缓冲液有接触部分的重量才为有效重量,不接触部分无效。
②茄子、番茄等不能取蒂部,萝卜等不取其叶子(不食用部位)。
③番茄、蒲瓜、佛手瓜类等取到少量的肉不会影响结果,但土豆、马铃薯、粉葛、莲藕、淮山等含较多淀粉类和白萝卜、圆椒、彩椒、木瓜等肉要尽量少取。
④茄瓜、水瓜、丝瓜等复检时必须分别取表皮和带皮的表层肉测定。
⑤土豆、番薯、莲藕等含较多淀粉类取肉过多、浸泡时间过长或震荡过于剧烈会使缓冲液黏稠。
⑥缓冲液应为透明无色,浸泡样品后不能出现严重变色、浑浊或黏稠等现象,否则检测结果效。
⑦假阳性较高的蔬菜:白萝卜、圆椒、洋葱、彩椒、蒜苗;测定结果容易偏高的样品:葱、蘑菇、红椒、指天椒、姜等。
附图:蔬菜的分类
1.白菜类
2.甘蓝类
3.绿叶菜类
4.根茎类
5.香辛菜类
6.茄果类
8.豆类
9.水生蔬菜
10.多年生及杂类
12.野菜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