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星公转轨道的趋圆性(图34)
图34
行星在近日点附近受到太阳引力加大而形成向心速度V1加大,切线速度V2减小,V1加大,加速了轨道长轴变短的趋势,行星在远日点附近受到太阳引力减小,而形成向心速度减小,切线速度′加大趋势。的加大,加速了椭圆轨道的短半轴变长的趋势,这两种趋势长期综合演化,形成了行星运行椭圆轨道长轴不断缩短,而短轴不断增长,椭圆轨道逐渐趋向正圆。这便是行星公转轨道的趋圆性。
2.行星椭球化趋向性
行星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使内部物质熔化,出现壳层分化。由于自转,赤道附近与两极附近物质线速度差异巨大,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内部熔融物质及体表挥发性物质(或液态物质)自赤道附近上升,两极附近下沉,形成赤道两极重力压差。促使行星赤道半径加大,而两极半径减小,经长期演化,行星逐渐趋于椭球状。这便是行星椭球化趋向性。
3.行星公转轨道共面趋向性。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与太阳赤道面的夹角在0°到17.1°之间,基本集中于太阳赤道面附近。
图35 A、B分别是行星位于太阳赤道面南北
(图35)A是行星在赤道面南北受太阳引力情况,其垂直及水平分量是F11、F⊥,(www.xing528.com)
在A位置时,由于F⊥的存在,行星便有向赤道面自北向南的加速度,反之,B位置时,便有了向赤道面自南向北的加速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星体便有逐渐向太阳赤道面靠近的趋势,这便是星系行星的共面趋向性。
4.行星自转轴相互平行的趋向性
图36
图36中,A、B两点分别是椭球行星在太阳赤道平面南北两部分的质心。A、B两点的太阳引力分别为F1、F2。图中r2>r1,所以F1>F2。F1对AO产生的转矩比F2对BO产生的转矩大,形成了自转轴向着∠C减小的方向转动。这便是行星自转轴垂直于太阳赤道平面的趋向。
5.星系中卫星(行星)远离主星趋向性。
6.星系中卫星(行星)相互靠拢的发展趋向性。
(5、6两种趋向性详见P6天体运行发展趋势)
7.巨大低温天体向发光发热高温天体演化趋势。(详见P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