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里闾的地位及重要性

中国历史:里闾的地位及重要性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周时代,都城中贵族聚居的里,一般设有长官,叫做里君。春秋时期,还把里的长官称为里君。里闾的监门是最低级的小吏,也被看作是一种低贱的职司,所以《战国策·齐策四》中记齐宣王的左右说:“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不过,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这就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闾,就是里的正门。这说明当时长安一般居民的住宅都建造在里的里面,任何人出入居民区都必须经过正门——闾。

中国历史:里闾的地位及重要性

从西周直到秦汉,城邑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叫做里。顾名思义,里就是一里之地,一平方里面积的意思。这种里直到北魏都城洛阳时还在用,“方三百步为一里”,北魏的一里为三百步,所以方三百步就是一平方里。里一直是中国早期城市用来划分居住单元的空间单位。

既然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单元,必然需要一定的管理组织和机构。在西周时代,都城中贵族聚居的里,一般设有长官,叫做里君。这是西周王畿内最低级的官员,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尚书·酒诰》中说:“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这里的里居按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说法,是里君之误,内服是王朝内部的官员,百僚即为百官,庶尹是众多的长官,惟亚是次等的副官,惟服是一般的官吏,宗工是宗族的官员,百姓里君即为贵族里的长官。由此可见,里君是当时最小的官员了。

春秋时期,还把里的长官称为里君。如《管子·小匡篇》中管子对齐桓公说:“为高子之里,为国子之里,为公里,三分齐国,以为三军,择其贤民,使为里君。”战国时代中原各国大体上都沿用这种里制,所有的行政系统仍然以里作为基层单位。《墨子·尚同上篇》和《尚同中篇》讲到行政系统,都是“国”“乡”“里”三级,乡有乡长,里有里长。战国时代秦国的里长官叫“里正”。战国时各国的县、乡所属的里,包括都城中的里,都设有看管里门的官,叫做监门。如秦武王丞相甘茂的老师下蔡史举,就是下蔡里巷的监门。又如秦汉之际郦食其“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里闾的监门是最低级的小吏,也被看作是一种低贱的职司,所以《战国策·齐策四》中记齐宣王的左右说:“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不过,从这段记载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里是封闭的,因而需要有监门。

秦代的里制,我们现在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描述。不过,有一条记载值得注意,这就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这是说征发的是闾左的居民。由此可见,那时里的居民有闾左与闾右之分。闾,就是里的正门。因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秦代的里也和先秦时期一样,内部有一条通道和一个正门。

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里制,如《三辅黄图》卷二讲到长安的闾里时,是这样表述的:“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事实上,除此之外,关于汉代城市中里的形制,没有可靠的资料可以依据,因此,后人只能依据间接资料进行种种不同的推测:里和市一样,四面有墙和出入的门;或者更具体一些,认为里的平面形态是南北向的狭长形,南面和北面各有一个通往外部的正门,也就是前面提过的“闾”,此外还有中间通道上的中门,叫作“阎”。从文献中看,有闾有阎可能是当时的实情。因为《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讲到了里的南门和北门。另外,张衡的《西京赋》以及不少汉代文献也讲到闾阎。如《汉书·张敞传》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宣帝时长安城内偷盗猖獗,一直无法治理,百姓怨念不已。张敞就任京兆尹后设法找到偷长,任命他们为小吏管理社区。偷长置酒宴,小偷们前来贺酒,“偷长以赭污其(指的是小偷)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这个故事里称管理治

(www.xing528.com)

图6-1 西汉长安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安的小吏就守在每个里的大门口,只要发现有标记者就捕捉住,从此长安盗贼绝迹。这说明当时长安一般居民的住宅都建造在里的里面,任何人出入居民区都必须经过正门——闾。

这样安排居住的模式,还造成了城市居住方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般百姓的宅门不能直接对着大街。这是由于里用墙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居住区域,居民必须通过里门出入,这样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也方便管理。所以高官贵族的宅院可以临街开门、不由里门出入就成了一项特权,而人们称这种住宅为“第”。因此,《初学记》中讲到汉魏制度时,专门有一条:“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爵虽列侯,食邑不满万户,不得作第,其舍在里中,皆不称第。”实际上,现在人们称大宅院为“府第”就是从这里来的。

由于西汉长安基本上是在秦代旧有宫殿的基础上不断修建完善的,就连皇帝所居的宫殿也是后来不断增建的,所以普通居民居住的里也不可能是一次建成。直到西汉晚期,长安还有新建的里,如《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2年)“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