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是东北部落契丹所建立的王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三年(918年)在临潢开始筑城,称为皇都。天显三年(928年)再升东平郡为南京。之后不久,天显十三年(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因为后晋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遣使奉表上尊号,于是依照汉制,登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改元会同,改皇都为上京。同时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改南京东平郡为东京辽阳府,形成了一都两京制。辽圣宗时,再改幽都府为析津府,又于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增建中京大定府。辽兴宗更于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辽五京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不可否认是受到唐、五代、北宋中原都城制度的影响,甚至渤海国的影响,并对之后女真人的都城制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辽的五京中,上京是契丹人最早创建的都城,也始终是辽的政治中心。辽上京遗址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周围约有14公里,与文献所说的幅员二十七里大体相合。从遗址来看,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是汉城,中相隔一道城墙,也就是北城的南墙同时是南城的北墙。从文献记载来看,北城,也就是皇城实为契丹城,即为中央官署所在地,是契丹贵族的集居区。宋的使者薛映出使辽时,记载了在皇城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显然,在这里契丹人还保留着住毡庐的旧习。而以东向为尊也是契丹人的旧俗。至于南边的汉城,应该是外郭城的意思,所居住的是非契丹族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居民。这样看来,辽上京的城市结构仍保留着鲜明的契丹城市特色。
随着契丹人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辽太祖天显元年(926年)东灭渤海国后,将原渤海旧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这里新建东丹国,以皇太子图欲为东丹国人皇王。然而,当年太祖去世,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皇太子图欲只得从海路出奔后唐。于是天显三年(928年),辽太宗将旧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居民移住东平郡,并升东平郡为南京。天显十三年(938年)再改南京为东京辽阳府。
辽的东京辽阳府在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从《辽史·地理志》中的记载知道,辽东京的城市结构大体与上京相同,都是契丹城与汉城并立,即双城结构。而契丹城内有宫城,甚至还有让国皇帝,即辽太子图欲的御容殿,可知确实与普通城市不同。但从汉城中的市仅为朝集夕散的集市性质来看,则明显其城市还属于比较早期的形式,结构简单。
图4-1 辽上京平面示意图
五代初期,幽州本属后唐。后因辽太宗帮助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叛,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人作为回报。契丹人顺势把这一地区作为南图中原的据点,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来在辽圣宗时再改名为析津府。又因是燕旧地,故也称为燕京。
辽南京城因中原旧都所建,明显比地处燕山以北的上京和东京繁华,城市规模较大,大约周回二十六七里左右。城内分为皇城与外城,皇城在整个城市的西南隅,大约是沿用唐代幽州治所的格局。城内分为二十六坊,每坊建有门楼,标有坊名,大多仍然沿用唐代旧称。街市颇为繁盛,《辽史·圣宗纪》中记载了太平五年(1025年)因当地大获丰收,“至夕,六街灯火如昼,士庶嬉游,上亦微行观之”。
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城老哈河上游北岸的辽中京大定府,始建于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据说,当时辽圣宗过九头山附近的老哈河时,望见有“郛郭楼阙之状”的云气,决定在这里建都。因此,他从燕京一带找来大量的工匠,建成一个有郛郭、宫掖、楼阁、府宫、市肆、廊庑的“神都”。《辽史·地理志》中讲到,所建的皇城中设有祖庙和景宗、孙天皇后御容殿,具有原庙的性质。而且还专门设有大同驿接待宋使,设有朝天馆接待新罗使者,设有来宾馆招待西夏使者。整个格局以北宋东京为模式,有三重方城,即外城、皇城和宫城。显然,中京在五京中居于首位,地位十分显赫。
辽的西京大同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也是辽最后才设置的五京之一,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其城市形制也是五京中最为简单的一个,只在原云州的基础上加以增益。但其中也有供奉诸帝的石像或铜像的寺庙,所以与一般城市还是有所区别的。
女真完颜部从今黑龙江省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兴起后,首先在今哈尔滨东南的阿城南设立国都,“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显然,这时还是沿用部落建置帐幕的方式。所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攻取辽的境地后,为了更好地对辽原有地区进行管理,接受了辽的五京制度。先是在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把原来金的国都称为上京会宁府,改辽的上京为北京。之后,海陵王完颜亮杀金熙宗而取得帝位,他为了谋求向中原扩展,再于天德五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称为中都大兴府。与此同时,废除上京会宁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大定府,再加上原来辽的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合称五京。
在金的五京中,最重要的是早期的上京和后来的中都,其余大都沿用辽的旧城,只是增建宫殿和宗庙而已,并没有安置太多的政治功能。如东京辽阳府,金熙宗皇统四年(1144年)在那里建嘉惠宫、寝殿和宗庙孝宁宫,皇统七年(1147年)又建御容殿。再如西京大同府,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在那里建太祖的原庙,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再建保安殿。又如南京开封府,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年)下诏营建已毁的宫殿。还如北京大定府,经过现代考古发掘勘测,知道金代只是在皇城内修筑一个小城堡,叠压在辽原来的宫殿基址上,四周每边长约180米,东向开门,可能为金的重要官署所在。
但上京与中都不同,都是大事兴修,完全改变了旧有的城市格局。阿骨打立都上京时,对城市建设并无所创新,仍然沿用原有的部落幕帐制。到了金太宗时,才在天会二年(1124年)修筑上京新城,名为会平州。此后的十余年间,金人不断为这个新城增加新的宫殿以及各种礼制建筑,如乾元殿、庆元宫、太庙、社稷坛,使之与京城名实相符。
(www.xing528.com)
图4-2 金上京会宁府城址平面示意图
从现存的上京城遗址来看,整个城市西靠山地,东有阿什河,由南北两城相连合组成。因北城的南北略长,南城的东西略宽,所以像一把曲尺。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南北长1528米,东西宽2148米。城墙现存的部分,厚约3米,高4—5米。城外建有圆形马面,角隅有方形角楼遗址。全城现有九个豁口,估计是门道,但不相对称,门外设有瓮城。南城西北角地势高且平,上建有宫城,宫城正门向南,与城南门相对。整个南城实际上是皇城性质,还有一些宫殿、佛寺和孔庙散布其中。而北城可能是郭城,阿什河由西南流向东北,是为上京的水路。沿河两岸是商业区和手工业区,有冶铁遗址和陶窑等遗址。
图4-3 金中都大兴府位置示意图
金熙宗时的制度多采用中原的礼制,如曾亲祭孔子庙,封孔子为衍圣公等。所以其都城建设也模仿中原都城的格局。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相当金天会三年,宋徽宗因贺金太宗即位,遣使许亢宗到上京。许亢宗著有《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所见上京宫城的情况,发现当时上京宫城的建设已开始在模仿中原的体制。只是金的上京限于原来所建城郭的规模格局,尽管想仿汴京改建,也不可能改建得十分像样:“规模虽仿汴京,然仅得十之二三而已。”
图4-4 金中都布局结构图
金上京在海陵王夺得帝位并将国都迁往燕京后被废除。不仅如此,海陵王还在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把原来上京的宫殿、宗庙、贵族宅第及储庆寺等建筑,全部削平,基址加以耕种。直到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世宗才又恢复上京,但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了。
海陵王在夺取帝位后,为谋求进一步向中原发展,迁都燕京。因此,金的中都燕京是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形成。而中都燕京的扩建方案则是按照北宋汴京制度。天德元年(1149年)“乃命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左丞蔡松年,调诸路民夫筑燕京,制度如汴”。同时“遣画工写京师(汴京)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天德四年(1152年)燕京的扩建工程完成,天德五年(1153年)海陵王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称新都为中都大兴府。
金中都的皇城大体上沿用辽南京的皇城,其中主要宫殿依然是辽的旧宫。但是辽南京的结构,“子城就罗郭城西南为之”,皇城在郭城的西南隅,要改成如同汴京三套方城那样的格局,需要把外郭的西城墙向西迁移。金中都的皇城在外郭城的中部而微偏西南,说明皇城的西墙直到外郭城的西城墙之间的地段,都是金所扩展,同时外郭城的东面和南面在扩建时也有所拓宽。
据考古调查,金中都近似正方形、东西较南北稍长。目前外郭城东、南、西三面城墙断断续续的遗迹还存在。经实测,西城墙4530米,南城墙4750米,东城墙长4510米。今天北京还有一个会城门村,应当就是北城墙西门会城门所在。金中都城至明初时还在,称为南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军徐达曾测量过,约为五千三百二十八丈,相当于宋里三十五里。
金中都的外郭城东西南各开三门,北面是四门。东城墙自北而南是施仁、宣耀、阳春,西城墙北为彰义、中为灏华、南为丽泽,南城墙东为景风、中为丰宜、西为端礼;北城墙自东而西是光泰、崇智、通玄、会城。皇城在外郭城中部稍偏西南处,正南门为宣阳门。宫城占皇城的三分之二,正南为应天门,正东为宣华门,正西为玉华门,正北为拱宸门。从外郭城正南的丰宜门,经皇城正南的宣阳门,宫城正南的应天门出宫城正北的拱宸门,直到外郭城正北的通玄门,是纵贯全城南北的正中的驰道,也是金中都城南北向的中轴线,所有的重要建筑都安排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和正中。显然,金中都无论是城市布局还是城市职能都足以承担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