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首都与陪都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西周时期的宗周与成周。
周人为了向东开拓疆土,将政治中心从关中西部不断向东迁移。在剿灭商王朝西部最重要的属国崇国之后,周文王和他的儿子武王先后建立了丰、镐二京。《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记载了这一事件:“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显然,武王把都城再向东迁移是为了显示其征伐商人的决心。不过,从文献记载来看,丰、镐二京之间虽然隔有沣水,丰在西、镐在东,但总体上是一个城市,并在西周建立之后一直作为国都,称之为“宗周”。
周人灭商后,势力迅速扩展到辽阔的东土,也就是黄河下游平原。国土面积的扩大,使得周人在灭商之后,立即感到在东方建立统治据点的必要性。这时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阳就成为武王的首选。雒邑建成后,成为与宗周镐京并立的都城,含有陪都的意味。因此,虽然终西周之世,正式都城一直在镐京未迁,但成周始终是周人镇服东方敌对势力的据点。
之所以宗周丰镐与成周雒邑始终并存,是因为它们各有利弊:宗周虽然占尽政治、经济地位之优势,但无奈地处西鄙,对东方行政管理不便,所以必须再有一个地理位置接近东方的据点,以控制殷商旧地。而成周雒邑地处天下之中,便于对全国进行有效管理,征集各地贡赋以供周天子,商业贸易也十分方便,但它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地理形势的安全性较差,所以只能作为丰镐宗周的补充。(www.xing528.com)
尽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若王朝进取则定都长安,若守成则定都洛阳。但事实上,国势强大的王朝在定都长安后,如果其经营重点是在东方,那么,就只能用洛阳作为陪都。这似也是中国历史前期的一个通例。
隋代直到唐代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虽然仍在黄河流域,但已经不占有绝对的优势。长江流域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成为供给中央政府财赋的重要地区。因此,尽管隋唐定都关中,却都视洛阳极重。隋炀帝以居洛阳为常,唐高宗干脆移居洛阳,称为东都,形成了事实上的两都制。武则天称帝后,为了摆脱李唐宗室的干扰,迁都洛阳,把原来的首都长安改作了陪都。
我们今天的首都之所以名为北京,实际上也是两京制的产物。当年明太祖定都应天府,称为京师。后其子朱棣将首都北迁,原来的京师只好改称为南京。明代的两京制度就从此开始。另外,相比起其他朝代的两京制度,南京作为留都,比一般的陪都位置要高,甚至与北京一样设有六部。这种情况为前朝各代陪都所不曾出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