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与国家认同-从《旅游学概论》学到的重要见解

旅游与国家认同-从《旅游学概论》学到的重要见解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对国家认同影响是指通过旅游促进公民对其国家的认知及情感归属。旅游业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在部分地区旅游业成为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促进社会文化繁荣、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助推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初创、成长、拓展、全面发展4个阶段,形成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旅游的综合性产业特征不断凸显。截至2018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5.39亿,相对于

旅游与国家认同-从《旅游学概论》学到的重要见解

旅游对国家认同影响是指通过旅游促进公民对其国家的认知及情感归属。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历史认同、族群认同、制度认同3个方面。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36]这一概念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理解旅游对国家认同的作用,关键在于把握促进国家认同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稳定。历史、族群、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构成要素,旅游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也集中体现在历史认同、族群认同、制度认同3个方面,其中历史认同是基础,族群认同是关键,制度认同是根本。

1)强化历史认同

历史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延续的关键,因此历史认同也往往是族群认同、制度认同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认同的根源所在。旅游对历史认同的作用主要包括唤醒历史记忆、培养历史情感。

(1)唤醒历史记忆

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能够亲自前往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唤醒对人们熟知的历史记忆,从而增强历史认同。一个国家的历史认同往往是以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依托,活在当代的人无法亲历古代社会变迁,唯一能够了解到过往历史的途径就是书籍、史料,群体基于对书籍、史料的学习形成了共同的关于历史的记忆,一旦历史记忆、集体意识消失,历史认同也就会随之消失。[37]而旅游活动则能够通过历史场景的还原、历史知识的讲解来唤醒人们心中曾经形成的历史记忆,进而实现历史认同的强化。

(2)培养历史情感

旅游活动在使历史记忆得到唤醒的同时,人们的历史情感也相应得到了增强。虽然历史情感来源于历史记忆,但历史记忆并不一定会导致历史情感的产生,与自己国家、民族无关的历史记忆则不会培养起自身的历史情感,只有那些发生在本民族的历史、对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历史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以红色旅游为例,旅游者在回忆革命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回味,这些回味是对历史记忆的一种感悟和体验,进而使得旅游者的历史情感得到增强,历史认同也进而得到强化。[38]

2)深化族群认同

族群认同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共同渊源和文化的认可、归属。以往对旅游与族群认同的分析多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展开,将族群中的个体及相互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考察旅游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主要考虑的是其在维持族群稳定、缓解族群冲突方面的作用。总体来看,旅游对族群认同的影响主要通过身份、文化两个要素来实现。

(1)族群身份认同

族群中个体身份意识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得到强化,进而使得族群内部矛盾得到弱化,最终起到促进族群稳定的作用。共同的历史、血缘渊源构成了族群身份的基础,旅游活动使旅游者的大量流入,族群个体与外来旅游者因各自的身份渊源差异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主—客”关系的二元对立,在这个过程中,族群身份意识得到增强,其内部矛盾也因身份同一性的强化而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促进族群的稳定。但同时需要注意,族群身份认同也因东道主与旅游者之间的接触程度而发生变化。[39]

(2)族群文化认同

旅游活动使得不同族群的文化产生接触、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得到增强,进而产生了对本族群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族群文化的包容,族群间冲突也得到缓解。族群文化认同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比,旅游则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接触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活动场景,进而使族群文化的独特性在该接触过程中得到凸显,与身份认同不同,族群文化认同的关键在于通过族群间文化差异性来强化个体对其本身文化的认同;同时族群文化间的差异性也使得个体逐渐了解到其他文化的价值内涵,并以理性、包容的态度对待,进而能够促进族群间文化交流,缓解族群间的冲突。

3)增进制度认同

制度认同是指个体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的认可而产生的一种归属感,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核心因素。[40]旅游活动对制度认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强化价值肯定、采取行动支持,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制度认同的关键要素。

(1)价值肯定

一方面,价值肯定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制度本身的认知,人们在了解一个国家制度的演化历史时,旅游活动因其较强的体验性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不同制度进行比较也会产生对本国制度的价值肯定。在某一国范围内,旅游在增强历史认同的同时也会强化制度认同,尤其是对制度本身历史的认同,例如红色旅游活动对于增进旅游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41],进而能够增进人们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旅游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制度形态,并对其按照自身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便会倾向于得出自身国家制度要更为优越的结论,进而促进对本国制度价值肯定的产生。

(2)行动支持

在旅游活动中,个体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其心理所决定,因而旅游者对制度的价值肯定也会外化为行动支持,进而表现在其行为痕迹之中。实际上,旅游者的价值肯定受到行动支持的转化往往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时间有限,因此很难在其旅游活动期间观察到行动支持的变化,当旅游者返回其惯常居住地之后便很难再对其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在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旅游者对制度的行动支持很难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日常行为痕迹中。

【阅读案例】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旅游发展影响

旅游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产业,4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全球看,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世界旅游市场中的跟随者,到今天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第一大国内旅游国、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成为全球旅游业增长的引擎;从国内看,旅游从外交事业发展到今天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产业,旅游产业定位不断提升,旅游市场的活力不断释放。旅游业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在部分地区旅游业成为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促进社会文化繁荣、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助推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www.xing528.com)

1.产业地位提升,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初创、成长、拓展、全面发展4个阶段,形成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旅游的综合性产业特征不断凸显。截至2018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5.39亿,相对于1980年增长了约88倍;入境旅游人次达14 120万,相对于1978年增长了约77倍。

旅游产业融合持续深化。在“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指引下,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内涵不断深化,尤其是2018年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时代,推动着旅游产业融合加速升级。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的资源整合不断加速,借助线上渠道来进行营销与市场推广更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

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旅游业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从外交事业到经济产业,从经济产业到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8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达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高于10.4%的世界平均水平,旅游业战略性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

2.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衡量社会生活水平的标准

旅游成为人们幸福生活源泉。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旅游不再只是特定阶层和少数人的享受,逐步成为国民大众日常生活常态,是大众追求美好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从出游人次来看,1984年中国人均国民出游只有0.2次,而到2015年则首度超过3次,2018年人均国民出游达到4次。

旅游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旅游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加上产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具有充分吸纳多层次就业和弱势群体就业的优势。2018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2 820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6%,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 991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10.29%,高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业成为乡村脱贫致富新路径。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吸引市场居民赴乡村旅游,不仅实现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还增强了城乡居民的互动与交流。对于中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潜力有限,但拥有的旅游资源却较为丰富,如怒江州、迪庆州、凉山州等地区,采取旅游扶贫途径是长期有效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3.文化交流碰撞,旅游业成为文化复兴的助推器

旅游促进地方文化保护。旅游作为经济手段,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保护催生旅游发展,旅游发展则反哺文化保护。2018年国家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这也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

旅游推进文化传承弘扬。旅游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高级消费方式,旅游业发展能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一些已经或濒临消逝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带来的商业滋养下呈现出新的价值与活力,如婺源的晒秋、布依族的八音坐唱、丽江的纳西古乐。旅游还实现了文化传承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社区走向市场的转化。

旅游需求催生文化创意。旅游发展将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景观、节庆活动等要素融入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极大地增强文创产品的生命力。北京故宫文创产品则是旅游与文创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依托其强大的文旅IP,2013年故宫系列文创产品收入6亿元,到2017年达到15亿元。

4.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成为绿色发展助推生态文明的路径

资源保护地建设不断规范。大多数旅游景区都依托于资源保护地,保护地通常承担着保护生态和提供游憩的双重任务。自从1956年中国第一个保护地——广东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各类保护地纷纷建立。据国家林草局统计,截至2018年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处,占国土面积18%以上,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世界自然遗产13项,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项。

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促使地方政府、社会公众提高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也在实践发展中越来越突出。以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其设立的自然学校以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参与者,通过开展森林体验等自然教育活动来培养青少年的环境意识。

生态旅游者旅游需求旺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在旅游景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让旅游景区周边的居民广泛地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中来。

5.对外开放扩大,旅游业成为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

国际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旅游合作是国家关系中共识最多、分歧最少、见效最快的领域,具有互利共赢的典型特点。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就是推进旅游对外交流合作的具体表现。中国出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人次由2013年1 549万增长到2017年2 741万,5年间增长了约7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赴华的旅游人次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903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1 064万人次,5年间增长了约18%。

旅游走向国家外交前沿。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大幅提升,旅游外交也从边缘走向前沿,在中国外交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旅游外交既要走出去,也要迎进来,中国先后召开了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旅游高级别会议,并成功举办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系列会议,推进旅游对外交流合作。

总之,中国旅游业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完善,旅游社会经济效益更加凸显,旅游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

资料来源:唐夕汐、刘亮根据夏杰长、徐金海发表于《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6期文章《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展望》编写;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