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指通过奖励旅游经历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或通过承认员工的突出工作表现,以便实现企业的各类目标的旅游方式。其主要类型包括商务会议旅游、海外教育训练、奖励对公司运营及业绩增长有贡献人员进行免费旅游。国外奖励旅游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发达国家。1906年美国的全国现金注册公司向员工提供了一次免费参观其代顿(Dayton)总部的活动。之后,美国的一些汽车销售企业为销售人员规定定额指标,只要员工超额完成销售指标,就有资格参加免费的旅游活动。而中国的奖励旅游则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兴起,那时大批外资企业涌入中国,欧美盛行的奖励旅游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奖励旅游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工具的属性,反映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激励机制,具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工作者积极性、培养忠诚感等作用,因此被企业和政府部门广泛采用。
2)自驾旅游
自驾旅游是指人们出于非营利目的以驾车的方式从常住地出发至目的地,并在途中可以随意停留的旅游活动[10]。它是在私家车流行的背景下兴起的,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之后成为全球流行的旅游形式。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自驾车旅游以惊人的速度取代了中短途火车和客车旅游。20世纪70年代每当假期来临,美国人便驾驶自家汽车蜂拥到度假胜地和野营地。在英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带住宿设备的家用旅行房车就有60万辆。自驾车一般使用自家车(轿车、越野车、房车、摩托车等),也可选择租车。各大城市为满足一些自驾旅游者的租车需求,形成了租车行业。自驾旅游者趋向年轻化,他们往往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身体素质和强烈的旅游兴趣。自驾旅游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也受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限制,需要有全面、便捷的自驾车旅游信息系统做支撑。
3)会展旅游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和国际的会议旅游活动快速增长,成为旅游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仅英国的会议市场每年就要组织70万场会议,由于大多数会议都是在酒店举行,这一市场对于住宿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例如“美国律师协会”每年有25 000名代表在世界各地旅行参加会议,无论是酒店业还是会议旅游目的地的商场、剧院、夜店和其他的娱乐中心都能从中获益。为了满足大型会议的需求,能够容纳超过5 000人的国际会展中心在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建立起来。然而,由于大型会议的数量毕竟有限,吸引这种会议来某个地方举办的竞争就很激烈。由于国际会议通常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像英国和美国这样的英语国家在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进而能从这一市场中获益较多。
此外,大型展览活动作为现代商业旅行的一种形式,至少可以被追溯到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展览会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城市宣传产品、文化和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现在,许多全国性的展览活动每年都举办,这些活动有的只需要露天场地、帐篷和临时建筑就能进行。随着会议和展览活动的增加和逐步走向专业化,会展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遗产旅游
遗产旅游是指人们前往自然或文化遗产地开展的旅游活动。遗产的范围包括:任何历史文物古迹;与历史相关并受到历史影响的现代产品;所有过去和现在生产的文化与艺术产品;从过去保存至今,并适合传承给子孙后代的独特、典型的自然环境等[11]。遗产旅游的产生与遗产概念的不断商业化紧密相关。尽管遗产旅游活动早在18世纪晚期的欧洲就已经产生,但一般认为,1975年欧洲的“建筑遗产年”是遗产旅游成为大众消费需求的标志。在这一年里,介绍城市历史的“遗产中心”随处可见,遗产保护得到极大促进。学者们基本都认为遗产旅游消费的是一种经过升华的“怀旧思乡”之情。在我国,遗产旅游的目的地通常包括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其中,世界遗产应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载入3个名录,即“世界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其余则根据级别分别由国务院、省级政府、市县级政府核定公布。
5)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指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大型公园式旅游景区。一般认为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兴盛于美国。1952年荷兰的一对夫妇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儿子,兴建了一座包括荷兰120处风景名胜的微缩公园,开创了世界微缩景区的先河,也是主题公园的鼻祖。随后,北美、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大量兴建主题公园,中国的主题公园建设则始于1989年深圳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具有主题性、创意性、主题活动的文化性、景观环境的虚拟性、功能的多元性和盈利的高风险性等特点。根据主题公园的功能,可分为展示观赏型主题公园和游乐型主题公园两大类。其中展示观赏型主题公园包括微缩景观类、民俗文化类、仿古建筑类、影视城类,游乐型主题公园包括机械类和智能类。游乐型主题公园有的以一个或几个项目为主,有的则种类较多,如原始社会模拟、未来世界幻想、大型惊险项目、智力比赛项目、模拟射击项目等。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游乐型主题公园是创建于美国的迪士尼乐园。1955年美国人华特·迪士尼在加州洛杉矶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迪士尼乐园,随后又将其成功地移植到了世界上许多的城市。迪士尼乐园将电影场景、动画技术和机械设备结合在一起,把特定的主题融入不同的游戏项目之中,能够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游乐体验。
6)游轮旅游
游轮又称“邮轮”,是指航行于大海之上的班轮、邮船和客船。其前身是19世纪30年代邮政部门专门用于运输邮件的交通工具之一,故称为“邮轮”。后来,由于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出现,远洋邮轮逐渐丧失其载客和载货功能方面的竞争力。为了适应新的变化,邮轮逐渐演变为主要供游乐的游轮。而游轮旅游是一种现代旅游体验,是一种以豪华游轮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将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相结合的高端度假旅游活动。游轮旅游依托母港与停靠港及其所在城市的各类资源,从游轮抵达之前、抵达、停靠到离开游轮码头引发一系列的产品与服务交易,由此会向上下游延伸,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游轮经济。游轮公司一般会与优质的旅行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全球游轮旅游的绝大部分销售业务都是通过旅行社完成的。游轮旅游目前在欧美规模庞大,有300~400艘游轮,每天载着大量游客航行于加勒比海、巴哈马、百慕大、阿拉斯加、夏威夷、墨西哥湾、地中海、北欧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高铁旅游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我国高铁是指在新建轮轨上运行速度达到250千米/小时以上以及在改造轨道上运行速度达到200千米/小时的铁路运输线。与传统铁路运输相比较,高速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安全性好、运行受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全球公认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是1964年10月1日投入运营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运行速度达到210千米/小时,将东京与大阪之间的铁路运行时间缩短至3小时10分钟。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2008年8月1日正式运营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其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50千米/小时。到2010年底,中国高铁总长度已居世界第一位,设计与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是传统铁路运输的重大升级,它的出现对交通运输业、客源市场和目的地产生了巨大影响。高速铁路可以进一步降低远程目的地的进入门槛,进一步带动商务客源的增长,并形成以高铁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
【阅读案例】
激荡四十年: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之路
中国旅游业的改革开放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40年来,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渐趋完善,产业地位日益凸显,供给体系不断优化,旅游产品持续丰富,市场治理取得突破,出游品质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1.千里江山千里行:入境游、国内游发端
1978年夏天,300多名香港青少年经过深圳罗湖桥口岸。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当时团中央旅游部安排的导游,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以夏令营名义到内地观光的香港青少年团队。从此,我国旅游业与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一道迈出了历史性步伐,突破了过去对旅游业本质属性的认识——开始从外交事业向经济产业转变。这种认识上的变化也决定了旅游业改革初期的步伐主要是围绕实现“两大转变”的目标前进,即实现旅游管理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企业向间接管理企业转变。(www.xing528.com)
1979年1月至7月,邓小平同志连续发表讲话,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样的话语为世界旅游者打开一扇窗,“到中国去!”成了国际性的时髦和世界性的冲动,四海宾朋纷至沓来。
1980年以后,国内游逐渐兴起,由于当时的旅游景点不多,北京、西安等名胜古迹较多的城市成了少数热门旅游目的地。那时能去一次首都北京,在天安门、长城留个影,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2.万分珍重万分情:出境游、探亲游兴起
1983年,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对内地居民开放旅游。当年11月15日,第一批共25名中国内地公民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地区旅游探亲,香港媒体将其称为赴香港旅游“第一团”。那时的“港澳探亲游”可以看作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出境游的开端。
1990年,中国首次评定五星级酒店,第一批五星级酒店有三家,分别是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中国大酒店和广州花园酒店。
1990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公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探亲旅游。至1997年又陆续批准开放中国公民可自费出国旅游的8个目的地国。
到了1991年,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大陆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 334.98万人次,创
汇28.45亿美元,比1978年时增长了18.4倍和10.8倍。3.转型改革中国路:向综合带动型产业转变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和引领下,我国国内旅游取得了长足进步。
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按国际旅游市场通行的做法,取消旅行社按一、二类划分的标准,只划分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种旅行社;1998年,中国国际旅行设总社、国际饭店等国家旅游局直属企业与国家旅游局实施政企脱钩。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99年,在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指引下,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次及创汇排名分别由1980年的世界第18位和第34位跃升至第5位和第7位,国内旅游者达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2 831.92亿元人民币。
200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提出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扩大旅游发展规模,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开始朝着综合带动型产业方向迈进。
2008年,国家旅游局成立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智库。
4.大众同游时代风:产业服务配套日趋完善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要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大众化、常态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就要有更加便利、高效的政策和服务配套。
2015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土、住建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截至2017年9月2日,我国已经拥有249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同样在2015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方式发生着巨变,也必然推动旅游商业模式的转变,旅游市场对信息化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意在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2018年,根据外交、领事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截至2018年1月18日,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落地签前往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增加到68个。此外,至今已有包含北京、上海、厦门、天津在内的47个城市开放了台湾自由行。2018年4月18日,我国公安部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
资料来源:钟宏伟、彭芸根据徐娜2018年8月27日发表于环球网的文章《激荡四十年·中国旅游业进化史》编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