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对各类政体及其演变进行了详细论述。他明确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其一是政府的宗旨,即统治者是只照顾统治者自身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邦的公共利益。依此标准,政体划分为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两类。其二是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的多寡。依此标准,前述两类政体又分为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三种。将上述两个标准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六种政体,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它们分别由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但都以城邦公共利益为依归。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它们也分别是由一个人、少数人和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但都只谋求掌权者自身的利益。
奴隶民主制是古希腊城邦存在的基础,一个城邦基本由三类人组成:
(1)拥有公民权能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
(2)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3)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广大奴隶。公民是城邦的统治集团,集体剥削和统治自由民和奴隶。(www.xing528.com)
由于希腊城邦是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最早国家形态,城邦政治制度在形式上往往带有氏族制残余,如一般各城邦都有的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便是从氏族长老会议、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大会演化而来的。刚建立的城邦政权往往掌握在氏族贵族奴隶主手中,实行氏族贵族专政,采用贵族共和、贵族寡头等政体。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领导和依靠自由民进行反对氏族贵族的斗争,他们通过政变推翻氏族贵族的统治,以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僭主政治取代氏族贵族的统治。当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后,就以寡头政治或较为广泛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来代替僭主政治。如农业城邦斯巴达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工商业城邦雅典奉行奴隶主民主政治。斯巴达和雅典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进行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结果雅典失败,奴隶主民主政治遭到削弱。
一个城邦至少包括卫城、市集、庙宇,以及给男人用作浴场和体育训练场的“天体场”,有的城邦还有剧场和体育赛场。城邦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但城邦公民可住在乡郊,不一定住在城市内。每个城邦都有其特定的庇护神、庆祝的节日。很多现代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即来自古希腊文的“城邦”一词,意思是城邦的事务。
公元前4世纪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崛起,国王腓力二世出兵打败雅典、底比斯等组成的希腊联军,确立了在希腊的霸权。其继任者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帝国,沿袭波斯帝国的统治机构和制度,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告终。
雅典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