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的含义很丰富,包括生出、生养、生长以及变化、更新、恒常、进化等内容。“天地之大德曰生”重在说明自然界的生命的共时性表现,“生生之谓易”则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界生命的代际更替、发展、演化的过程性,是生命的连续性。《易传》说“日新是天地的伟大的德性”,“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易’”。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1)“生生之谓易”:自然界的内在规定性 气是儒家自然哲学的基础性范畴,通、和是气的存在和运动状态,这种状态的结果是自然界出现了生命,并且生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延续、发展和进化着。这也就是《易传》所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儒家文化是重视、尊重和维护生命的文化,它对世界的认识是把它看成一个生命体。在儒家文化中,自然界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自然界,二者是一体的。《易传》认为,易是模拟天地而创作的,乾的健效法的是天,坤的顺效法的是地,所以《周易》能够囊括天地之道;《周易》就是书面上的世界。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易是宇宙的代数学。《周易》所说的就是宇宙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会发生的过程。在《周易》中,整个自然界被看作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它有许多不同说法。最为著名的是从太极说起。在汉唐人的易学思想中,太极是天地未分、万物未生之前的元气,也叫“太初”或者“太一”。整个宇宙过程是太极元气生出两仪——天地或阴阳,两仪生出四象,四象生出八卦的过程。四象是金、木、水、火四种物质。这四种物质与五行相比,缺土一行。按照孔颖达的说法,土主导四个季节,四象又是大地上比较显著的四种物质,所以不再把土单独区别出来。四象生出八卦——《震》木、《离》火、《兑》金、《坎》水,这四卦分别主导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巽》卦与《震》木相同,《乾》卦与《兑》金相同,再加上作为土的《坤》《艮》即为八卦。八卦决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吉凶。《易传》认为,人应当效法自然。天地是自然中最大的物象,人应该在物象方面效法天地;四季在自然中最有变通性,人应该在变通方面效法四季;日月是自然中最为光明的事物,普照万物而无私,人应该在光明方面效法日月。上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说法也是一种占筮的方法,这符合朱伯昆先生的说法——易的语言具有天地运行和占筮两重性。

关于自然界的生生过程,《周易》还有一个著名的说明。《系辞》说,天高地下,天阳地阴,这就是乾和坤。天阳动,地阴静,各有一定的常度,动而有常为刚,静而有常为柔;事物都按照自己的类别聚集,这样就产生了吉和凶。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有自己的形象,地上的丘陵山川都有自己的形状,变化就从其中表现出来。所以,阴爻和阳爻相互摩擦,八卦相互震荡,雷电鼓动,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暑交替,这样就产生了万物以及人类。这里关于万物产生的说法与自然科学的认识相比当然还十分粗略,但其基本精神是正确的。《颐》卦的《彖辞》说“天地养育万物”,《坤·文言》也说“天地变化,草木蕃茂”,讲的都是天地生养万物、草木茂盛的景象。这里的“天地”包括现在所说的天和地,是自然的总名。《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的含义很丰富,包括生出、生养、生长以及变化、更新、恒常、进化等内容。生出是使各类生物诞生,生养是养育各类生物,生长是使生物成长,变化是生长中的更新,使事物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这符合进化的思想。恒常也是易的内在含义。《周易》认为,事物在变化之中有其稳定性和规律性,并非单纯的随机性。比如,四季运行、周而复始,虽然某一季节也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但长远地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行是稳定的。这是易的三义之一的“不易”。生长、恒常、进化等本质上属于生命的各种表现,所以,天地的德性就是生命性,也就是现代错综论所说的最终又融合为一的统一性。“天地之大德曰生”重在说明自然界的生命的共时性表现,“生生之谓易”则进一步说明了自然界生命的代际更替、发展、演化的过程性,是生命的连续性。万物恒生是发展;代际更替是改易、变易。恰如谷子开花结果又长成新的谷子,这就是“日新”。每日都有新的气象。《易传》说“日新是天地的伟大的德性”,“生生不息的过程就是‘易’”。在《周易》中,生命性、生命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构成了宇宙演化过程的合目的性本质。“合目的”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认为它具有本体论意义,反映了世界运行的可期待的结果,是事实,也是价值。

《易传·序卦》把六十四卦的顺序说成是自然界万物生成的顺序。它说,乾、坤也是天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出,万事万物充满于天地之间。乾、坤之后是《屯》卦,是万物初生而充盈于天地之间的状态。万物初生,一定是稚弱的,不能不滋养它们,所以《屯》卦后是《需》卦,“需”是饮食之道。六十四卦最后几卦是《小过》《既济》《未济》。《序卦》说,事物有过则能完成,所以《小过》卦后是《既济》卦。但事物不能总是处于一种完成状态,所以接下来是《未济》卦。《未济》是六十四卦最后一卦,这表明,天地生生的过程永远要进行下去,没有完成的时候,这就是生生不息、生生之谓易的含义所在。

(2)继善成性 《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依照朱子的解释,阴阳是气,它们所以然的根据是理。一阴一阳不是道,二气交替运行,循环不已的依据才是道或理。理和气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气,理就失去了存在的处所;没有理,气就失去了运行的规则。继善成性是就阴阳的运行和万物的形成而言的。“继善”是一阴一阳的接续流行,是阴阳运行表现出来的理;“成性”是阴阳之理形成到事物,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理。或者说,继之者善是天理流行之初,乾元开始形成万物而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成之者性是气的流行结合成一物,事物在乾道运行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规定性的阶段。继是绵绵不息的接续,成则是凝聚于人与物。朱子说,一阴一阳的道是太极,继之者善是生生不息,成之者性是人和事物获得自己的规定性。(www.xing528.com)

(3)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是说明《乾》卦吉凶的卦辞,其原义是大享、利占,即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祭祀,得到有利的占卜。《易》本是卜筮之书,《易传》把它变成了修德之书。按照《乾·文言》的解释,元是最高的善,亨是美好事物的聚集,利是义的和谐,贞是事物的完成。后代又对此进一步做了生态性的解释。据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庄氏的解释,元是天的德性,天生养万物,是莫大的善;亨是天通畅万物,使美好的事物会聚到一起;利是天给予各种事物以利益,使它们各得其宜而相互和谐;贞是天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万物完成自己的生命。从季节上看,“元”是万物的开始,属于春;“亨”是万物的通畅,属于夏;“利”为义的和谐,属于秋,秋天万物长成,各得其宜;冬主收藏,“贞”是事物的最终完成,属于冬。土则分主四季,四气之行,非土不载。元亨利贞的这种生态性解释得到了后人的继承。程颐认为,元是万物的开始,亨是其生长的顺遂,利是结出果实,贞是最后的完成。朱子以谷为例说:“谷之生,萌芽是元,苗是亨,穗是利,成实是贞。谷之实又复能生,循环无穷。”

(5)“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宋明时期儒家还用“生意”表达天地的生物之心和自然界的盎然生机。程颢说,万物的生意最可观,这就是《周易》所说的元是最高的善的意思,也就是仁。《二程遗书》中还有一条说,元是最高的善,万物皆有春意,这便是继承了天地的生物之心,是继之者善。宋代哲学家都有“观天地生物气象”,或观察天地之生意的喜好。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是通过郁郁葱葱的青草来观天地的生意,程颢喜观察鸡雏,张载爱听驴鸣,他们所体察的都是天地的生物之意。程颢有一首著名的诗,其中有两句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他观察到的,显然是天地的生意。二程还用谷种做比喻来帮助理解天地的生意。他们认为,天地的生意就寓于谷粒之中。朱子继承了这些观点,强调元亨利贞的元是天地生物的开端,是“生意”,亨是生意之长,利是生意之遂,贞是生意之成。二程、朱子都把生意内化为人心之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