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五行化的联系与内在性

世界五行化的联系与内在性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行化”是把“五行”作为范畴,对自然和人文世界进行分类,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说明和理解世界的联系。在世界的五行化中,声、色、气、味、时、事都可以被五行之一如土气、金气、木气等所划分和代表。世界的五行化在《礼记·月令》中最为系统。世界的五行化不仅说明了世界的生态性联系,也说明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内在性。五行化所提供的联系性的特点是内在性。自然和人类的进化史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世界五行化的联系与内在性

五行化是儒家文化以至于中国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五行化”是把“五行”作为范畴,对自然和人文世界进行分类,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说明和理解世界的联系。这类似康德所说的为世界立法。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生克的顺序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木生火、水生木都是显而易见的。物质燃烧后的灰烬会变成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是因为各类矿藏都在土中。如前所述,土包括山、石。金生水可能是因为金和水都在土层之下的缘故。金克木是金属能够截断木头,木克土是植物能够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克服泥土对于生长的阻碍,破土而出这个成语是木克土的真实写照。土克水是因为过去河流的堤防都是由土建成的,土约束了水的流向,防止了洪涝。土克水包含着中华民族治水的经验教训。水克火、火克金都一目了然,不需要解释。

五行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季节、节气、时间、空间(方位)、星象、色彩、音律、对应的神灵、动物、气味、祭祀的对象、天子的居处、物候、农事、政事、政治禁忌等。在世界的五行化中,声、色、气、味、时、事都可以被五行之一如土气、金气、木气等所划分和代表。不过,土气等说法也有指实际的土的意义。如初春“土气发”的土气,指的就是实际的土地。据《国语》记载,虢文公劝周宣王亲耕籍田时,屡次说到土气震发、土气动,就是指春天冻土解冻,变得松软,可以耕种而言的。五行化的生态意义在于它首先说明了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生态意义;其次它把生态措施整合进了联系的框架中,使这种联系具有生态规范的意义。世界的五行化在《礼记·月令》中最为系统。我们看看《礼记·月令》对于春、夏的五行化。

《月令》关天春的五行化

续表

《月令》关天夏的五行化(www.xing528.com)

续表

秋、冬的五行化与春、夏的五行化类似,这两个季节也有生态意义的禁忌。孟秋要完善水利设施,防止涝灾。仲秋天子要“难”阳气,以便秋气到来。如前所述,天子须在一个时节行使这个时节的政令,否则就会出现各类生态或政治灾难。就秋季来说,仲秋天已转凉,行春令就会导致时雨不降,草木复荣,国家产生恐慌;行夏令则会发生旱情,蛰虫不藏等。总之,政事必须适应季节的时令、气的运行,否则就会产生灾难。

董仲舒对于五行化的思想又进行了新的发展,他用气的概念把天、地、人、政治、历史统合为一个统一的、联系的整体。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阴阳之气,人在天地之间,就像鱼儿在水中一样。人是天地的精华之气生成的,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所以只有人才能够偶合天地之数。这叫“人副天数”,即人的身体、关节的数目等与天象的数目一致。不仅如此,天也副人,天人互副。为了说明五行的生克关系,董仲舒把五行排列为木、火、土、金、水,相邻相生、相隔相胜的关系一目了然。

世界的五行化不仅说明了世界的生态性联系,也说明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内在性。所谓整体性,是说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天人合一。在儒家文化中,人与世界同属一个整体,人是这个整体的一个构件,二者不是时空上分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而是同一整体的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五行化所提供的联系性的特点是内在性。也就是说,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内在关系的特点是关系项之间具有相互决定的作用,其中的某一项发生改变,其他关系项会相应发生改变。“天人感应”就是一种内在关系说。《中庸》说“至诚如神”,至诚的人可以预知善与恶、国家的兴亡。这在孟子那里发展为“至诚动天”。董仲舒继承了这种思想,并把它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他认为,天与人的阴阳之气可以相互引起,天地的阴气起,人的阴气即应之而起;人的阴气起,天地的阴气也会应之而起。所以,君主喜怒哀乐的不当会带来气候方面的灾难。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中,人影响自然的部分常常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确是一种内在关系,倘若加上时间因素,则这种关系就会愈加明显了。就是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人的活动对于自然所产生的影响一定会表现出来。自然和人类的进化史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冯友兰先生曾经指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具有目的论和机械论两种性质。物理主义的同类相动是机械论的;天有喜怒哀乐,能赏罚人则是目的论的。董仲舒以目的论融合了机械论。这种看法是准确的。如果我们把目的论的神学色彩褪去,天人感应的合理内核就会显示出来: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二者之间存在内在关系。当然,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天人之际永远要“究”下去,人和自然的关系借用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1900—2002)的话来说是处于诠释循环之中,永无止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