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文化的认识中,山与土属于一类,乃积土石而成。从五行来看,石属于土。据《国语》记载,东周太子晋在反对周灵王堵塞洛水时指出,“夫山,土之聚也”。荀子在他的《劝学篇》中也指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国语·周语》记载邵公谏周厉王时曾经说,“民之有口,就像土之有山川”。这里说的土是大地,土之有山川显然是把山川从属于大地,这反映了古人对于二者的同一性的认识。
关于山脉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国语·晋语》提出“国主山川”,是说山川是国家的主导、依靠和根本。据说晋国梁山崩溃,堵塞了黄河。国君召伯宗商议对策。伯宗在途中遇见一位异人华阳子,此人告诉他“国主山川”,山有朽壤遇雨而崩,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应当穿上缟素的孝服,驻扎到郊外,发布告诉上帝的简文,哭泣三日,灾害才能过去。据《谷梁传》的记载,经过祭祀后,河水终于复流。华阳子举出的对策并不可取,但其中所包含的古人关于山脉对人类存在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于山脉的敬畏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个综合的自然存在,山脉的构成是土石、溪流、动植物以及矿物。鉴于山脉的重要性,古代对于山脉有系统的保护措施。从事这项工作的官职是“山虞”。山虞度知山的大小及物产,主要是林木、矿产、禽兽等;也掌管山林的政令,按照物产的种类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实行守禁。据《周礼》的记载,山虞的属员大山有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中山有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小山有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山虞也有管理林木不被肆意砍伐的职责。照《周礼》所说,管理林木还有“林衡”一职,林衡管理的是平地和山麓的林木;山虞管理的则是山林。
关于山脉所包含的林木、水源、动物的生态性管理,前文都已叙述到,此处专门谈谈古人对于矿产资源的管理。(www.xing528.com)
司母戊大方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