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祭祀山林,埋狸的方法,四坎坛,古人祭祀泰山,儒家生态文化

祭祀山林,埋狸的方法,四坎坛,古人祭祀泰山,儒家生态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宗伯主持的祭祀活动就有一项是祭祀山林,其方法是埋狸,这是遵照山川含藏事物的本性进行的。祭祀的场所是“四坎坛”,即四方各一坎一坛,祭祀四方的山林、川谷、丘陵中“有益于人民”的神。《礼记》有一条古人祭祀山林的说明,说齐国人在祭祀泰山之前,先要祭祀“配林”。汉代以后,祭祀山林已经非常普遍了。每到新皇帝即位,他的祭祀对象中总包含山林。

祭祀山林,埋狸的方法,四坎坛,古人祭祀泰山,儒家生态文化

山林儒家文化中也是祭祀的对象。《诗经》上说:“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按照儒家文化的理解,“百神”中就有山林之神。《周礼》规定“大宗伯”的职责是掌管天神、人鬼、地祇的礼仪,以帮助天子建立和卫护邦国。大宗伯主持的祭祀活动就有一项是祭祀山林,其方法是埋狸,这是遵照山川含藏事物的本性进行的。山林没有水,所以采取埋狸的方式;河流有水的流动,所以采取沉狸的方式。又据《周礼》记载,畿内的山林有专人负责进行四时祭祀,祭祀时要整治道路,设立神坛。

为什么要祭祀山林?《礼记》举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山林能够“兴云致雨”,一是能够“供给百姓财用”。古人认为山林是“神”。这里所说的“神”不必是有形象的人格神,而是自然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奇作用。照《礼记》所说:风雨云露益于人的,都叫作神,都应该得到祭祀。《礼记》又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出现怪物的,都叫作神。拥有天下的人应该祭百神。如果山林川谷在诸侯的地界,诸侯也可以祭祀它,不在则不能祭祀。祭祀的场所是“四坎坛”,即四方各一坎一坛,祭祀四方的山林、川谷、丘陵中“有益于人民”的神。照《礼记》的说明,“怪物”是“庆云”。王充在《论衡·祭意》也提到“山林川谷丘陵之神”。《礼记》在讲到祭祀的范围时说:日月星辰是百姓所瞻仰的对象,山林川谷丘陵是百姓取得财用的地方,不属于这一类的,都不在祀典之中。(www.xing528.com)

的确,山林有兴云致雨、循环水分、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古人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但限于科学水平,没有把它纯粹归结为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归结为“神”。他们通过祭祀森林的这种神秘性的做法,表达自己的敬畏之情,这其实也是对生态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山林供给百姓材用,这是山林的使用价值和意义。近代西方文化把上帝置于自然之上,把爱和感激的情感都给予了上帝,对于自然就只剩下征服和占有。从这种意义上说,基督教的上帝观念不及中国的自然神论思想或泛神论思想有利于生态。《诗经》中有一首《甘棠》的诗,记载了召公在甘棠树之下决狱断案,从公侯到百姓各得其所,无有纷争的事情。召公去世后,百姓怀念他,不愿砍伐那棵甘棠树。后汉王符赞叹“召公甘棠,人不忍伐”。《礼记》有一条古人祭祀山林的说明,说齐国人在祭祀泰山之前,先要祭祀“配林”。因为配林是泰山的从祀者,所以先祭它,然后再祭泰山,这其中包含着由小到大的含义。汉代以后,祭祀山林已经非常普遍了。《汉书·郊祀志下》说到祭祀的对象是“天地神之物”。按照颜师古的说法,这当中就有“山林之祇”。每到新皇帝即位,他的祭祀对象中总包含山林。如《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刘秀即位,就曾广泛地祭祀了天地、六宗和群神。这里的神,和《礼记》所说一致,都是“山林川谷能兴致云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