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稷树木:泽及草木,恩至水土

社稷树木:泽及草木,恩至水土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是社稷,社木即社稷中生长的树木。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一定要毁坏前朝的社稷。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五谷众多,无法全祭,古人遂以“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社”为五土的总神,“稷”为五谷之神。木生于土,土所生的万物中树木最为高大美好,所以社稷必须种树木。《周礼》则平实地认为,社稷的树是根据当地所适宜的树木而种植的。这正是社稷之树的神秘意义或神圣意义。

社稷树木:泽及草木,恩至水土

与瑞应植物相近的具有神意的树木是社木。社是社稷,社木即社稷中生长的树木。每个政权都有自己的社稷,天子有太社、王社,诸侯有国社、侯社。社稷是一个王朝与天意沟通或者取得自己的神意合法性的地方,是政权的象征。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一定要毁坏前朝的社稷。一个王朝为什么要立社稷?照《白虎通义》的说法是要为天下“求福报功”。因为土地、粮食是人们赖以存活的根本。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五谷众多,无法全祭,古人遂以“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社”为五土的总神,“稷”为五谷之神。

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www.xing528.com)

社和宗庙最大的不同是它有墙无屋,其中种有树木。照《礼记·郊特牲》的说法,这是因为社必须“接受风霜雨露,与天地之气相连通”,实际上也是与天意相沟通。社稷必种树,这在古人是有明确记载的。木生于土,土所生的万物中树木最为高大美好,所以社稷必须种树木。社稷有树是常例。社稷一般种什么树?《论语·八佾》中宰我说,夏代社稷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白虎通义·宗庙》认为,夏代用松,为了使民“自竦动”;商代用柏,为了使民“自迫促”;周代用栗,为了使民“自战栗”。《周礼》则平实地认为,社稷的树是根据当地所适宜的树木而种植的。《尚书》逸篇说,大社种松,东社种柏,南社种梓,西社种栗,北社种槐。《白虎通义·社稷》认为,社稷种树是为了让老百姓远远就知道那里是社,以表达对社的尊敬;其次也是为了表功。但如前所述,因为社有沟通天人的意义,所以,参天的社树实际上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一个政权与天地之气的沟通,也即与天意的沟通。这正是社稷之树的神秘意义或神圣意义。这表明了古人对于树木连通天地的生态意义和连通人神的神秘意义的双重认识。如果一个王朝灭亡了,取代它的王朝一定会在原来王朝的社稷里盖上屋子,其意图是要隔绝它与天地之气的沟通。因为社稷是人与天意沟通的地方,所以天子、诸侯都祭祀社稷。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社稷用少牢。祭祀社稷的意图在于“报本”,即报答天地。树木是天人通气的标志,它的这种作用促使人们重视和保护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