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在中国古代是供奉天地祖先的祭品。比如,在气候出现乖戾、成为灾害时,就要祭四时之气的神,这叫“祭时”。儒家的礼制认为,祭祀的意图是向神表达忠信,不是“收买”神灵。各地都有自己的物产,不是本地的物产,君子不作为祭品,鬼神也不会享用它。这是因为春季是动物交配孕育的季节,不能让祭祀影响动物生育。《礼记》上明确地说,天子用来作牺牲的牲畜如果怀孕,就不能用来祭祀上帝了,也不能食用了。
动物在中国古代是供奉天地祖先的祭品。据《礼记》记载,古代天子诸侯都有饲养牲畜的官吏,每月初一、十五,君主都要斋戒沐浴,戴上皮帽,巡视牺牲,朝拜,然后才能取用。选择牲牛时,君主让人把牛牵到朝堂,亲自察看牛的毛色,进行占卜,如果吉,就把它养起来,等到祭祀时使用。一定要符合规格,上帝才会享用。这表达了对于祭品的虔敬,对于天地的孝心。《论语》中孔子表扬仲弓,说他就像一头没有一点杂色的红牛,又有好看的角。即使是不想把它用来祭祀,但是山川哪里会舍得下它?从孔子的话来看,祭祀用的牲畜是有一定的规制要求的。
太牢
儒家的礼制认为,祭祀的意图是向神表达忠信,不是“收买”神灵。祭品并不以种类新奇、产地偏远为好,而是就本地所产而奉献。各地都有自己的物产,不是本地的物产,君子不作为祭品,鬼神也不会享用它。如果山区以鱼鳖为礼,沼泽地区以鹿猪为礼,那么君子肯定认为这是不合礼制的。同时,礼的薄厚也要根据年成的丰歉而定,无论如何,不能让百姓感到有负担。可见,儒家的祭祀之礼是符合生态原则的。
对于大型家畜用作祭祀的牺牲,古人是十分慎重的,他们意图主要是珍惜动物的生命,不滥杀动物。《礼记·月令》记载,仲春祭祀不用牺牲,而用圭璧、皮币。这是因为春季是动物交配孕育的季节,不能让祭祀影响动物生育。《礼记》上明确地说,天子用来作牺牲的牲畜如果怀孕,就不能用来祭祀上帝了,也不能食用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