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人生境界来讲,颜子已经做到了应物无累。程颢说:“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皆不累于己尔。”[59]此处,明道引用孔、孟、荀的言论,来凸显颜子的人格气象。孔子所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说应物无私、无累于心的圣人,无论是进退出处,都能开心畅怀。孟子所说的“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意思是说君子的道德心是不会因为世俗的祸福际遇而改变的。而荀子所说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则阐述了天道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通过比较,程颢发现颜子已到应物无累的境界。
其次,虽然颜子已到贤人境界,可是,他的人生境界和孔子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程颢说:“颜子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则是深知道之无穷也;‘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人见孔子甚远,颜子瞻之,只在前后,但只未在中间尔。若孔子,乃在其中焉,此未达一间者也。”[60]他认为,孔子已达天地境界,已臻化境;颜子能够了解圣人境界,只是还未达到这一境界。在他看来,颜子和孔子的差距在于有我与无我。他说:“无妄,震下乾上。圣人之动以天,贤人之动以人。若颜子之有不善,岂如众人哉?惟只在于此间尔,盖犹有己焉。至于无我,则圣人也。颜子切于圣人,未达一息尔。”[61] 因此,颜子的人生境界虽然比众人高,可是他仍然处在有我的境界中;而孔子则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界。程颢又以是否达到化境作为标准,辨别孔子与颜子的境界差别。他说:“学者须识圣贤之体。圣人,化工也。贤人,巧也。”[62] 在他看来,圣人已经达到脱落形迹的化境,贤人则还有人为造作的痕迹。(www.xing528.com)
最后,普通人应当先学颜子,先达致贤人境界,再追求圣人境界。他说:“圣人之德行,固不可得而名状。若颜子底一个气象,吾曹亦心知之。欲学圣人,且须学颜子。”[63](在《遗书》卷十二中,载有“人之学,当以大人为标垛,然上面更有化尔。人当学颜子之学。”从思想内涵来看,此条语录与其一致,所以,此语当为程颢语)因此,个体应该首先学颜子,体味贤人的人格气象。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程颢对颜子的贤人境界和人格气象做了很多褒扬,却对孟子略有批评。原因是程颢认为孟子是不够格的贤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