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主一与敬的重要性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主一与敬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8]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能够以敬自处和待人,就能参赞天地化育,使万物各得其所。程颐认为,“主一”是达到“敬”的修养工夫,而持敬又是心中有主的前提条件。[231]在程颐看来,主一与敬是互为条件和结果的。在未与外物接触时,主体应该持敬。他把持敬看作达到主一状态的手段,说:“若主于敬,则自然不纷扰。譬如以一壶水投于水中,壶中既实,虽江湖之水,不能入矣。”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敬,就能行为举止合乎中道。

易学视野下的二程理学建构-主一与敬的重要性

“主一”的思想来源于《易传》,原文为“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王弼将其解释为“夫动不能治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219] 王弼把“主一”理解为体用关系,认为变动不居的万物拥有寂然不动的唯一本体。程颐不同意王弼的观点,他用“主一”来解释“敬”,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220] 以今人的眼光观之,程颐的“敬”是“个体心灵对天理本体的恭敬、专注”[221]

在程颐看来,敬既包括内在修养,又包含外在表现。他说:“发于外者谓之恭,有诸中者谓之敬。”[222]黄宗羲定为程颐语,见《宋元学案》第633页)恭顺是表现出来的伦理行为,而敬则是恭的内在依据。陈来先生认为,程颐的“敬”可做如下解释:“敬的外在修养指举止容貌的整齐严肃,敬的内在修养是指闲邪克私。”[223] 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就是“敬”的外在体现。程颐说:“俨然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其中自有个敬处。”[224] 在举止合礼之后,如果个体不能遵循礼乐的要求,就会产生鄙诈心和怠慢心。他说:“敬即便是礼,无己可克。”[225](黄宗羲定为程颐语,见《宋元学案》第 619 页)在持敬时,主体要自然而然,不能着意为之,即“忘敬而后无不敬”[226]

如果主体能够以“敬”来涵养心性,就能够知晓天理,进而获取对天人关系的透彻认识。程颐说:“至于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但存此涵养,久之自然天理明。”[227] 与“诚”类似,“敬”不仅是明天理的手段,还是实现家国天下和谐通泰的重要途径。他说:“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何有不至?”[228](黄宗羲定为程颐语,见《宋元学案》第 634 页)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能够以敬自处和待人,就能参赞天地化育,使万物各得其所。倘若此一情形成为现实,善治也就从政治理念变为实践了。

程颐认为,“主一”是达到“敬”的修养工夫,而持敬又是心中有主的前提条件。他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主一之义,一则无二三矣。”[229] 所谓“主一”,就是主体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他曾用许渤读书的例子来说明何为主一。《遗书》记载:“许渤与其子隔一窗而寝,乃不闻其子读书与不读书。先生谓:此人持敬如此。”[230] 许渤在持敬时,做到了心无旁骛。可是,许渤的做法不合人情,有不顾子女安危之嫌。因此,后世有人认为,程颐是用言语讥讽许渤。王阳明即持此观点。在回答陈九川提问时,王阳明回答说:“伊川恐亦是讥他。”[231](www.xing528.com)

在程颐看来,主一与敬是互为条件和结果的。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程颐的“主一”就是要心中有主,做到“恭谨、沉着、专心致志、不敷衍、不受干扰而分散精力”[232]。在未与外物接触时,主体应该持敬。程颐说:“若未接物,如何为善?只是主于敬,便是为善也。”[233] 如果主体能够主一,就能在与外物接触时不被外物干扰。他说:“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若欲免此,唯是心有主。如何为主?敬而已矣。”[234]

只有个体以天理作为行为规范,才能做到心中有主。他说:“人多思虑不能自宁,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于事,为人君止于仁之类。如舜之诛四凶,四凶已作恶,舜从而诛之,舜何与焉?人不止于事,只是揽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物各付物,则是役物。为物所役,则是役于物。有物必有则,须是止于事。”[235] 程颐主张,要做到主一,就要去除私心,避免“为物所役”。要去除私心,就要遵循通行的儒家道德规范。他把持敬看作达到主一状态的手段,说:“若主于敬,则自然不纷扰。譬如以一壶水投于水中,壶中既实,虽江湖之水,不能入矣。”[236] 只有持敬,一个人才能主一,才不会被纷扰的外物干扰。

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敬,就能行为举止合乎中道。因为天道总是不偏不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中”看作道的体现。程颐说:“敬而无失,便是‘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也。敬不可谓之中,但敬而无失,即所以中也。”[237](黄宗羲定为程颐语,见《宋元学案》第 634 页)在他看来,“敬”和“中”并不是一回事:敬是中的前提,中是敬的结果。他说:“不偏之谓中。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238] 中是道的体现,不偏不倚便是中。在注解《乾·文言传》“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时,他说:“极之甚为亢。至于亢者,不知进退存亡得丧之理也。圣人则知而处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于亢也。”[239] 圣人知晓进退存亡之机,所以可以动静合宜。胡自逢先生认为,程颐论“中”,意在“求不失中,欲人之恒守中道而已”[2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