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易程氏传》中,程颐在易学的架构下,以诚敬来诠解“孚”“无妄”等易学词汇。在解释《比卦》初六爻辞“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时,程颐曰:“诚信充实于内,若物之盈满于缶中也。”[199] 他还多次在工夫论的意义上提到诚敬,将它们当作君王、大臣治国理政的措施,当作家长治家的修养工夫。例如,在解释《萃卦》卦辞中的“萃:亨,王假有庙”时,程颐说:“王者萃聚天下之道,至于有庙,极也。群生至众也,而可一其归仰;人心莫知其乡也,而能致其诚敬;鬼神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总摄众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过于宗庙,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于有庙,则萃道之至也。”[200] 在宗庙中祭祀,是增强民众向心力的有效手段。而诚敬,又是帝王获取鬼神福佑和民众支持的必要途径。只有在待人接物时保持诚敬,王者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再如,在解释《困卦》九五爻辞“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时,程颐说:“利用祭祀:祭祀之事,必致其诚敬,而后受福。人君在困时,宜念天下之困,求天下之贤,若祭祀然,致其诚敬,则能致天下之贤,济天下之困矣。五与二同德,而云上下无与,何也?曰:阴阳相应者,自然相应也,如夫妇骨肉,分定也。五与二皆阳爻,以刚中之德,同而相应,相求而后合者也。如君臣朋友,义合也。方其始困,安有上下之与?有与,则非困,故徐合而后有说也。二云享祀,五云祭祀,大意则宜用至诚,乃受福也。”[201] 在困境中,君王应任人唯贤,以用人不疑的气度,借助大臣的勤勉,使天下百姓各得其所。离开诚敬,君王与大臣之间就不能讲求道义。因此,只有心怀诚敬,君王才能渡过难关。经过程颐的诠释,诚敬工夫论的意蕴得以充分展现。
程颐的主敬工夫也与其易学思想有关联,原因是“《易》中的‘敬以直内’等思想,成为程颐关聚‘敬’字的主要思想资源”[202]。诚是敬的前提,敬是诚的结果;而主一又是实现敬的手段。有些学者认为,“所谓主敬,就是像佛家那样,通过静坐来排除思虑的一切人欲纷扰,使心保持自然本真状态。如此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便可体认‘天理’”[203]。其实,程颐的敬和佛道二教的虚静,在价值追求、思维内容等方面是有差别的,形式上的相似并不能掩盖内容上的巨大差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