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学视角下的程颐格物穷理探析

易学视角下的程颐格物穷理探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颐把《文言传》中的“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和《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格物穷理的修养工夫。在他看来,只要获得真知,个体自然就会循理。可见,格物致知的提出,确有其易学背景和底蕴。程颐认为,作为道德主体,人类禀受了清正之气,应该有成就圣贤的自觉意识。而程颐的以史解易,也是格物工夫的重要体现。

易学视角下的程颐格物穷理探析

程颐把《文言传》中的“知至至之,知终终之”和《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结合起来,提出了格物穷理的修养工夫。在注解《乾·文言传》中的“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时,他说:“知至至之,致知也。”[148] 这是把“知至至之”和格物致知联系起来加以解释。程颐说:“知至则当至之,知终则当遂终之,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饥而不食鸟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为不善,只为不知。知至而至之,知几之事,故可与几。知终而终之,故可与存义。知至是致知,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皆致知、知至之事,笃行便是终之。如始条理,终条理,因其始条理,故能终条理,犹知至即能终之。”[149] 程颐认为,所谓“知而不能行”,只是因为没有获得真知。在他看来,只要获得真知,个体自然就会循理。方旭东先生认为,“在‘知而不行’问题的解释上,程朱注意到认知之外的其他多重因素,包括人的意愿乃至性格等非理性因素,从而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道德实践的深层机制”[150]。可见,格物致知的提出,确有其易学背景和底蕴。

程颐认为,作为道德主体,人类禀受了清正之气,应该有成就圣贤的自觉意识。他说:“人乃五行之秀气,此是天地清明纯粹气所生也。”如果工夫够了,常人自然可以成为圣贤。即使是圣人,也要进德修业。在解释《乾卦·文言传》中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时,他说:“圣人在下,虽已显而未得位,则进德修业而已。学、聚、问、辨,进德也。宽居、仁行,修业也。”[151] 伊川的工夫进路的要诀,全在“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152] 一句话。因此,格物穷理是他最看重的工夫进路。(www.xing528.com)

程颐格物工夫的提出,也是借助易学研究来实现的。他在阐释《晋卦·大象》“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时,说:“昭,明之也。《传》曰:‘昭德塞违,昭其度也。’君子观明出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德于己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明明德在己,故云自昭。”[153] 此处的“致知”即来源于《大学》,既体现了程颐以四书释易,又表明其理学工夫论来源于解易。去蔽致知是内圣工夫,明明德于天下则是外王功夫。程颐以内圣为基础,以外王为归依,体现了他对善治的追求。而程颐的以史解易,也是格物工夫的重要体现。他说:“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