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把《大学》中的“格物”纳入易学的架构,把《易传》中的“知至”解释为致知。在他看来,格物之“格”就是至,即要从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来识仁。程颢反对把“格物”之“格”理解为止,指出:“‘致知在格物。’格,至也。或以格为止物,是二本矣。”[46] 所谓“至”,实质是个体获得天人本一的认识。他说:“知至则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知至而至之者,知至而往至之,乃吉之先见,故曰‘可与几’也。知终而终之,则‘可与存义’也。”[47] 他认为,一旦个体获得对天人关系的透彻认识,就能够体认天人一体的真实情况。
在程颢看来,学习也是识仁的手段。他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48](黄宗羲将其收入《明道语录》,参见《宋元学案》第559页)他认为,写诗作文、记诵辞章、沉迷训诂都不算学习。只有孔颜之乐,才算是学习内容。他说:“忧子弟之轻俊者,只教以经学念书,不得令作文字。”[49](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第567页)由于写诗作文、学习书法都无法获得孔颜之乐,所以程颢表示反对。他认为,古玩字画、精细美食、绮丽文章都属于玩物,要想成为圣贤,我们就不应该玩物丧志。
程颢借用《蛊卦》的卦辞“君子以振民育德”来说明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道德责任。他说:“蛊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有此二者,余无他为。二者,为己为人之道也。”[50]所谓“振民”,指的是造福百姓;所谓“育德”,指的是成德践履。在程颢看来,只有做好修身,一个人才能够仁民爱物。他说:“人须知自慊之道。”[51] 所谓“自慊”,就是要明白自己本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价值自足的个体,不可轻视自我。他说:“学要在自得。”[52] 自得就是对于天人本一的宇宙本然确有透彻的感悟,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有确切的认识。
在觉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之后,个体还要践行仁爱之道,自觉地成就自我、他人和他物。如果一个人既能做好修身,又能造福百姓,那么他就可以获得仁者之乐。明道说:“学至于乐则成矣。笃信好学,未知自得之为乐。好之者,如游佗人园圃;乐之者,则己物尔。”[53] 所谓仁者之乐,实质是个体在达到与人同、与物同、与万物同的境界之后,所体味到的自由和快乐。
在格物之外,程颢认为,穷理也是识仁的手段。他反对用主客二分的、认知式的思路来穷理,说:“不可将穷理作知之事。”[54] 牟宗三先生认为,程颢的“‘穷’字即解为究明之知,亦是究明‘性命之理’而彻知之,既不是散开究明外物之理,亦不是对于‘性命之理’只作一外在之知解”[55]。与程颢不同,程颐所讲的穷理,都是以认知方式来格物。可见,尽管二人都强调通过格物认识天人关系的本然面貌,可是,在如何穷理方面,二人的看法却有些微不同。(www.xing528.com)
程颢认为,我们应该通过“观天理”的方式,来体认天人关系的本然。他说:“观天理,亦须放开意思,开阔得心胸,便可见,……今如此混然说做一体,犹二本,那堪更二本三本!……今看得不一,只是心生。除了身只是理,便说合天人。合天人,已是为不知者引而致之。天人无间。夫不充塞则不能化育,言赞化育,已是离人而言之。”[56] 观天理,就是要体察到万物与我一体,认识到天人之间不存在物我之分。他说:“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57](黄宗羲定为程颢语,见《宋元学案》第558页)穷理的对象不止包括观照外物,还包括在事上历练。一个人若能以忠信待人,就是在穷理。他说:“忠信者以人言之,要之则实理也。”[58] 总之,明道所谓的“穷理”,实质上是一种直觉体验,是要人体察到万物与我一体。
在程颢看来,穷理、尽性、至命三件事,可以一时并了。他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三事一时并了,元无次序,不可将穷理作知之事。若实穷得理,即性命亦可了。”[59]他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可以一并完成的。他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60](此条语录符合程颢的思维脉络,语言风格也较活泼,应当定为程颢语)穷理、尽性、至命三件事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事,都是为了体悟天人本一,达致天地境界。
在程颢之前,张载认为,穷理、尽性与至命是前后相继的三件事。程颢明确反对张载的说法,指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物也。”[61] 原因是穷理、尽性与至命实质上是一件事,目的都是获得对天人关系的清晰认识。值得一提的是,程颢的格物穷理并无多少知识论的色彩,原因是“程颢守约内求的思想排除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积累”[62]。与程颢不同,程颐的格物论有注重内外结合、讲求量变与质变统一的特点。
实质上,识仁就是个体要以内敛静定、心无旁骛的态度,从对个体事物的观照入手,实现自身与他人他物的万物一体、天人无间的全方位的心灵、精神的观照和体认,并逐层上溯,最终体认到“仁体”的存在。在后世,程颢的识仁工夫,受到了钱穆等学人的赞扬。钱穆先生说:“盖濂溪、百源、横渠,皆不免悬空探索,造一宇宙缘起、人物本原之理,而以工夫为凑合。明道则鞭辟近里,谓心苟不懈,存久自明,即以吾心为宇宙,即以本体属工夫,而更不劳有勉赴彼之迹也。”[63] 在谈及识仁的历史地位时,姜广辉先生认为,“《识仁篇》的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本体,用以抗衡佛、道二氏的‘空’、‘无’本体,这样就使得儒家的全部伦理学说在佛、道势力的强大冲击下得以保留和继承下来,并且获得了本体论的依据”[64]。可见,要识仁,就要保持诚敬专一的态度。通过识仁,我们就可以觉解个体在宇宙中的地位。在程颢看来,在识仁之外,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修养工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