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学视角下的二程理学构建

易学视角下的二程理学构建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颐对仁爱的诠释,既是其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儒家仁学思想发展的新篇章。孔子把“仁”看作伦理范畴,认为“爱人”是仁的核心意涵。孟子既给孔子的仁学提供了心性论根据,又揭示了仁的层次性与普遍性。与张载不同,程颐明确反对把博爱看作仁。他认为,仁是本性,是人道本体;爱恨都属于情感,是本性的发用。他喜欢区分性情的差异,喜欢将恻隐看作情。仁者可以表现出博爱的精神,可是仁和博爱却不是一回事。

易学视角下的二程理学构建

在诠释仁爱时,程颐对前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程颐对仁爱的诠释,既是其理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儒家仁学思想发展的新篇章。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仁学思想就得以创立并得到了发展。孔子把“仁”看作伦理范畴,认为“爱人”是仁的核心意涵。在孔子那里,仁者不仅需要从事亲开始,还需要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天下归仁”(《论语·颜渊》)。可见,在孔子看来,仁爱与博爱并不矛盾,而“‘差等之爱’的最终境界,即是无限宏大的博爱境界”[116]孟子既给孔子的仁学提供了心性论根据,又揭示了仁的层次性与普遍性。在孟子看来,仁爱“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普遍的人类之爱,并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无限广大的天地万物”[117]

到了汉代,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仁学思想。他说:“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118] 在董仲舒看来,仁人应该先人后己,君王应该关爱百姓。之后,“建安七子”之一徐干明确说:“夫君子,仁以博爱,义以除恶,信以立情,礼以自节。”(《中论·智行》)在徐干看来,仁是实现博爱的价值指引,义是去除恶行的道德约束,信是引导情欲的伦理规范,礼是自我节制的有效手段。可见,早在汉代,“仁”包含博爱的观点,就已经得到了儒家学者的认同。

在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明确提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119] 由于从孔子到汉儒,往往将博爱看作“仁”之题中应有之义,所以韩愈以博爱来解释“仁”,并非对孔子仁爱思想的误读。到了宋代,张载说:“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120] 可见,张载认为,博爱与兼爱并不矛盾,更本着博爱精神撰成《西铭》这一篇幅不大却含义深远的大作。

与张载不同,程颐明确反对把博爱看作仁。在解释仁时,程颐也使用了体用范畴。他认为,仁是本性,是人道本体;爱恨都属于情感,是本性的发用。程颐认为:“若夫恻隐之类,皆情也,凡动者谓之情。”[121](此条语录符合程颐的思维特点。他喜欢区分性情的差异,喜欢将恻隐看作情。因而,此语当为程颐语)在他看来,“仁是性,恻隐是情,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未发还是已发”[122]。他说:“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恻隐固是爱也。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为仁,盖为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123](《宋元学案》第 620 页)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不是仁;孝悌是仁的表现,也不是仁。仁者可以表现出博爱的精神,可是仁和博爱却不是一回事。

程颐把“仁”看作本性,而把爱看作情。他说:“心是所主处,仁是就事言。”[124] 仁作为本体,是心之用,而爱则是“仁的核心内容与最为直接的标志”[125]。心譬如人的身体,而仁、义、礼、智四端,就像身体上的四肢一样。虽然四端是心所固有的,却不可把四端看作心之用。因此,“仁是爱的所以根据,爱是仁的情感表达”[126],二者是本体与发用的关系。

此外,在程颐看来,孝悌是为仁之本,也不是仁。他说:“谓行仁自孝弟始。盖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几曾有孝弟来?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27] 实质上,程颐是以体用、性情来辨别孝悌与仁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他和程颢的意见是一致的。程颢也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也。”[128]

【注释】

[1]王新春:《“横渠四句”的生命自觉意识与易学“三才”之道》,《哲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页。

[3]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408页。

[4]〔宋〕朱熹:《韶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朱熹集》第七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105页。

[5]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页。

[6]向世陵:《理学与易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年,第128页。

[7]刘玉建:《汉代易学通论》,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第54页。

[8]赵载光:《周敦颐的易学性命之学》,《周易研究》2009年第4期。

[9]杨泽波:《孔子的心性学说结构》,《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10]《成之闻之》,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11]《成之闻之》,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81页。

[12]丁原明:《先秦人学思想的成熟——孟子“心性学”管窥》,《理论学刊》2007年第1期。

[1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董仲舒传》,《汉书》卷第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913页。

[14]〔汉〕王充著,黄晖校释:《率性篇》,《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1页。

[15]〔汉〕王充著,黄晖校释:《率性篇》,《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8页。

[16]〔晋〕道生:《大涅槃经集解》卷五十一《德王品》,见《大正藏》第37册,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第531页下。

[17]〔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0页。

[18]高会霞、杨泽:《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儒学复兴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49页。

[19]〔唐〕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68页。

[20]〔唐〕韩愈、李翱注:《论语笔解》,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页。

[21]〔唐〕李翱:《复性书上》,载《全唐文》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33页。

[22]〔宋〕胡瑗口述,〔宋〕倪天隐整理:《周易口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00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189页上。

[23]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24]〔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6页。

[25]〔宋〕张载:《正蒙·诚明》,《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3页。

[2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12页。

[27]〔宋〕张载:《正蒙·诚明》,《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2页。

[28]姜海军:《程颐〈易〉学思想研究——思想史视野下的经学诠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29]朱汉民、肖永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4页。

[30]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517页。

[3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2页。

[32]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宋代性二元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115页。

[3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16页。

[3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11页。

[3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425页。

[36]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27页。

[37]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3页。

[3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39]〔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明道学案上》,《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62页。

[40]郭晓东:《“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程明道“性”论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页。

[42]谢寒枫:《程颢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第53页。

[4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4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0页。

[45]郭晓东:《“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程明道“性”论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7页。

[4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5页。

[48]郭晓东:《识仁与定性——工夫论视域下的程明道哲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4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5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1页。

[5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页。

[52]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5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5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页。

[55]〔宋〕胡宏:《知言疑义》,《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33页。

[56]向世陵:《善恶之上:胡宏·性学·理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5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58]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4页。

[5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

[6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页。

[61]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www.xing528.com)

[6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页。

[63]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页。

[64]〔宋〕程颢、程颐:《易序》,《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0页。

[65]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2页。

[66]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53-254页。

[6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4页。

[68]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年,278页。

[6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7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8页。

[71]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72]向世陵:《宋代理学的“性即理”与“心即理”》,《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

[73]〔宋〕程颢、程颐:《易说·系辞》,《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29页。

[74]向世陵:《理学与易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年,第142页。

[7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3页。

[7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7页。

[7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3页。

[78]向世陵:《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3页。

[79]〔宋〕程颢、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7-698页。

[8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4页。

[8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7页。

[8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52页。

[8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4页。

[84]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8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91页。

[86]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8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7页。

[88]〔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3页。

[8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3页。

[90]〔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2页。

[9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8页。

[9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七,《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93页。

[9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52页。

[94]〔宋〕程颢、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四,《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56页。

[95]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264页。

[96]〔宋〕程颢、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30页。

[97]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6页。

[98]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99]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100]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101]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55页。

[10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39页。

[10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10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页。

[10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106][英]葛瑞汉著,程德祥译:《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10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77页。

[108]〔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第三,《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2页。

[109]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家思想的一种新诠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9页。

[11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40页。

[111]〔宋〕程颢、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8-609页。

[112]〔宋〕程颢、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9页。

[11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114]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98页。

[115]〔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116]董平:《“差等之爱”与“博爱”》,《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17]白奚:《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18]〔汉〕董仲舒:《仁义法》,《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52页。

[119]〔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120]〔宋〕张载:《正蒙·诚明》,《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1页。

[121]〔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九,《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5页。

[122]白奚:《从孟子到程、朱——儒家仁学的诠释与历史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2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页。

[124]〔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3页。

[125]强昱:《程颐论仁》,《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126]陈来:《仁学本体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268页。

[12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3页。

[128]〔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