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认为,阴阳具有既对立又贯通的特点。他说:“阴阳开阖,本无先后,不可道今日有阴,明日有阳。如人有形影,盖形影一时,不可言今日有形,明日有影,有便齐有。”[205] 阴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相互贯通的,程颐把阴阳的这一特点称为阴阳无始。阴阳的对立与转化并无间断,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在解释《泰卦》九三爻“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时,程颐说:“无往不复,言天地之交际也。阳降于下,必复于上;阴升于上,必复于下;屈伸往来之常理也。”[206] 阴阳又与动静密切相关。他不同意周敦颐“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207]的说法,认为动静是相因的。他在解释《艮卦》的《序卦》“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时,说:“动静相因,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物无常动之理。”[208] 动静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并无动静分离的情况。
程颐还对张载提倡的气无生灭,聚则物生、散则物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说:“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209] 在程颐看来,理是永恒的,无生灭;气的生灭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已死之气复为方生之气。正如葛瑞汉先生所云:“阴阳的交替并非不变之气的扩张与收缩,而是新气的不断产生和旧气的不断衰亡。”[210] 程颐之所以会对张载提出批评,是因为他从“理本论的框架去看张载的太虚(清虚),才可能出现虚实、清浊分离的情形,也才需要强调实理作为‘所以阴阳者’并不在气外,需要以‘自家体贴’出来的形而上之理去取而代之”[211]。可见,张载的哲学体系并不像程颢和程颐所批评的那样,而是自有其合理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