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第九章分析哲学音乐之美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第九章分析哲学音乐之美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分析哲学美学大行其道,原因在于西方哲学美学界继笛卡尔时期的“认识论转向”之后,进一步发现语言的问题,便出现了所谓“语言论转向”。阿瑟·帕普、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等是分析哲学美学的代表人物。[2]分析哲学美学从发轫至今,一直是西方哲学美学的重要流派,其中一些学者涉猎音乐美学领域,出版了许多专著。本章主要介绍基维、斯克鲁顿和戴维斯分析哲学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第九章分析哲学音乐之美

20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分析哲学美学大行其道,原因在于西方哲学美学界继笛卡尔时期的“认识论转向”之后,进一步发现语言的问题,便出现了所谓“语言论转向”。[1]早期西方哲学“本体论”认为世界是确定的,各事物都有一个本质;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可以认识到该本质;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无限的,可以说清该本质。也就是说,本体的本质、认识到的本质和表述的本质,三者可以画等号。当时的发问形式即“世界是什么”(就音乐而言,即“音乐是什么”)。笛卡尔时期,人们认识到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事物的本质和认识到的本质之间存在差异,但表述的本质和认识的本质仍然是同一的。发问形式变成“我所知道的世界是什么”,这便是“认识论转向”。到了现代,哲学美学家发现语言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语言,于是发问形式变为“我所表述的我所知道的世界是什么”,学界称为“语言论转向”,以分析哲学美学(现代主义的典型之一)、解构主义哲学美学(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之一)的相继兴起为标志。阿瑟·帕普、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等是分析哲学美学的代表人物。笼统地说,该流派的特点是将对现实的分析转变为对语言的分析。这一点跟传统思辨哲学美学不同。“思辨”作为传统哲学美学的特点,其语言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它毫不怀疑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的明确性,目光只落在所指上。而分析哲学美学则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特别在“言说不可言说者”的时候,语言马上陷入绝境。因此在表述真理的时候,应该对语言本身进行分析,只做语言能够做的事情。(德里达等解构主义思想家进一步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是断裂的,语言文本仅仅是无始无终的能指链,所指的意义是“不在场”的。)从发生学角度看,分析哲学恰恰是针对思辨哲学的。“从一开始,它就与理性精神和科学结为联盟,并致力于推翻思辨的形而上学和消除哲学上的神秘性。在方法论上,它是与运用新的逻辑作为哲学洞见之来源相关联的,并且后来(在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之后)与主要地和细致地关注语言及其用法相关联。”[2]分析哲学美学从发轫至今,一直是西方哲学美学的重要流派,其中一些学者涉猎音乐美学领域,出版了许多专著。代表者有《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的作者彼得·基维、《音乐的意义与表现》的作者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音乐,艺术与形而上学/哲学美学文集》的作者J.莱文森(Jerrold Levinson)、《音乐美学》的作者罗杰·斯克鲁顿、《音乐与情感:哲学理论》的作者马尔克姆·布德(Malcolm Budd,1941— )等。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表现出分析美学、后现代美学和实用主义美学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本章主要介绍基维、斯克鲁顿和戴维斯分析哲学的音乐美学思想核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