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价值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审美价值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斯克鲁顿认为,审美价值的产生,要求我们关注对象的外观,如果我们带着功利目的并忘却了对象的外观,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便是工具的价值。斯克鲁顿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审美价值就是认知价值,即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由知识、信息或概念组成。

首先看审美价值的无利害特征。在吸收康德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斯克鲁顿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审美兴趣具有无利害、无目的特征。也就是说,当我们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并不打算从中获得什么实用意义上的满足。举例而言,当我们读完一本法律、科学或历史书籍,便可以把它们扔在一边,因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审美兴趣本质上是无法在此种实用意义上得到满足的,因为它没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人们总说,每次聆听《朱庇特》交响曲都能获得一些新收获,其实他们不过是反复体验旧的经验罢了。因为,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并没有一种明确的目的,由此,也不存在因满足了某个目的而终止聆听的情况。[70]

由于审美兴趣具有无利害特征,因此,审美价值不是工具价值。斯克鲁顿认为,审美价值的产生,要求我们关注对象的外观,如果我们带着功利目的并忘却了对象的外观,那么,我们所获得的便是工具的价值。他将审美价值与人们之间的友情做了一个类比。如果我们接近一个人是为了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好处,那么,这不是真正的友情,只有把功利目的放在一边,去关注、尊重此人本身,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情。同样道理,只有当我们忘却艺术作品的实用性,把它本身视为目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价值。[71]

同样因为其无利害特征,审美价值与认知价值相区别。斯克鲁顿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审美价值就是认知价值,即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由知识、信息或概念组成。问题在于,只有认知兴趣才通过知识和信息的获得而得到满足。一旦我们学到了知识,作为载体的对象就成了一个空洞的外壳,失去了意义。而艺术作品所带来的审美经验却可以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我们永远喜爱的对象。可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72](www.xing528.com)

再看审美价值的公共性特征。斯克鲁顿认为,审美价值能唤起人类关于共同体的感受,他说:审美价值是一种深刻且让我们感到熟悉的东西,它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员,感到自己与同类有着共同的命运,存在于共同的道德秩序之中。[73]比如,就建筑的审美价值而言,人们关于房子应当是怎样的观念,总是与他人的观念相联系。我们对自己房子造型的理解,多少与陌生人的理解相一致。就音乐而言,“虽然音乐的理解和聆听可以是个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将音乐听作某种社会符码的话,我们一定会感到十分困惑:所谓将音乐听作某种社会符码,就是呼唤听众的公共性,寻找存在于乐音中的生命并与之发生共鸣……我们不可能安逸地生存于异己的世界之中;相反,我们努力地延伸并拓展着共鸣之网”[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