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音乐价值的结构与类型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音乐价值的结构与类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丽萨对音乐评价标准的论述,实际上便是对音乐客观价值的确证。此外,在讨论音乐评价标准时,丽萨既重视音乐作品的内容,也重视音乐创作的技巧,提倡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灵活调整评价的重心。

西方现代音乐美学:音乐价值的结构与类型

丽萨认为,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包含着多种价值,如帕莱斯特里那或拉索的弥撒,在音乐厅中演奏和在祈祷仪式上演奏是不一样的,人们在不同时间、地点,可能对同一部音乐作品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感受。由此,音乐的价值可以被视为一种结构。丽萨说:“我们所认定为音乐作品的价值的那种东西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初级的、不可再分的东西,而是由许多不同质的价值所组成,它本身就是一种构成物、一种结构。”[51]

在丽萨看来,上文所涉及的作品的内容、技术价值皆属于美学艺术价值,这些价值皆构成音乐价值结构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音乐价值结构中还包括其他几种价值类型:其一,古代价值。一部音乐作品若向今天的听众传递了一些关于前代人和前代音乐风格的知识,并激起人们的求知欲和兴趣,该作品便具有古代价值。而一部音乐作品的古代价值又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发,比如,它向人们说明该作品对音乐风格演变所具有的意义,说明该作品同当今世界图景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还启发人们思考文化遗产在今天所具有的价值,等等。其二,革新价值。一部作品若预示了音乐发展的未来,它便具有革新价值。丽萨认为,具有革新性的作品因其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而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三,个人风格的价值。一部作品若显露出作曲家独特的艺术个性,那么,它便具有个人风格价值。尽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存在一个互相近似的规范,但莫扎特就是莫扎特,肖邦就是肖邦,他们是不可替代的。其四,一般文化的价值。当一部作品成为某种文化、民族,甚至人类的表白时,该作品便具有一般文化价值。在丽萨看来,巴赫的受难乐、贝多芬的交响曲、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肖邦的钢琴小品等在人类文化中产生了持久而难以磨灭的影响,已然成为人类一般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国家、文化环境中,人们都在聆听、解释着这些作品,可见它们所具有的持久的一般文化价值。

以上四方面便是卓菲娅·丽萨音乐价值与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中可见出两个特点:其一,丽萨深受马克思斯大林主义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体现在成文于50年代的《音乐中的价值标准》中。比如,在论述人的音乐评价能力时,丽萨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关系的理论,把人的音乐能力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并认为这种能力来自社会实践,受制于社会现实。她指出,人们之所以能体验到艺术作品中的美,之所以具有审美意识,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这恰恰说明审美意识受到它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的制约。又如,在论述音乐内容评价标准的时候,丽萨多次指出,音乐作品的内容若能更好地反映、增强、促进它那个时代和环境的基本思想,便往往会被人们视为有价值的。丽萨坦陈,该思想来自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一书。书中强调,上层建筑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积极帮助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来摧毁和消灭旧基础与旧阶级”[52]。(www.xing528.com)

其二,在讨论音乐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相对的还是确定的等问题时,丽萨始终没有厚此薄彼、偏执一方,而是以辩证思维去处理两难的理论问题。由此,她认为音乐的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既承认音乐价值具有相对性,又反对极端的相对主义,提出客观价值的概念。丽萨对音乐评价标准的论述,实际上便是对音乐客观价值的确证。此外,在讨论音乐评价标准时,丽萨既重视音乐作品的内容,也重视音乐创作的技巧,提倡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灵活调整评价的重心。以上种种思考,皆体现出丽萨全面而辩证的理论思维,这有助于吸收不同评价视角的合理之处,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