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拉克对不同表演过程的分析

克拉克对不同表演过程的分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拉克对音乐的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认为对音乐结构的综合阐释是研究表演表现的重要途径。在第8、9小节时,P1的力度和速度都高于P2,而此处正是音乐句子进行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对这个乐段结构转折的不同表演数据显示了演奏者两次不同的艺术处理。最后,在对完全终止的演奏中,P1是渐弱渐慢,而P2是渐强,在终止式之前的乐句力度都基本小于P1之后,却在最后一个和弦时更强。可见,P2显示了更强的到达调性的推动力。

克拉克对不同表演过程的分析

克拉克(Eric Clarke)对音乐的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认为对音乐结构的综合阐释是研究表演表现的重要途径。他对演奏者布恩(Robin Bowm,RB)在同一天对同一首作品(肖邦前奏曲Op.28 No.4)的六次演奏从力度和速度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节分析和比较(如图2-2-4,这里仅呈现出其中两次演奏中右手部分的数据,按音乐曲式结构原则划分为两个部分)。[26]

图2-2-4(www.xing528.com)

从图2-2-4中可以看出,两次演奏的前半部分在力度水平(上方两条线)上具有较大的差异:首先,第一次演奏(P1)在相对比较高的力度上开始,然后渐弱,直到第5小节达到一个低点;第二次演奏(P2)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力度上开始,采用了渐强,而在第6小节达到一个高点之后在第8小节降到低点。在第8、9小节时,P1的力度和速度都高于P2,而此处正是音乐句子进行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其次,在第12到13小节处的两次演奏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音乐处理:P1渐弱渐慢进入第12小节最后一拍的三连音,然后再渐强渐快;而P2的渐慢趋势较P1弱,随后加速到达第13小节。在结构上这个第12小节是前一乐段的结束,第13小节是后一乐段的开始(再现乐段)。对这个乐段结构转折的不同表演数据显示了演奏者两次不同的艺术处理。再次,第16小节和第17小节是旋律的高潮:力度方面,P1持续渐强达到这个高潮,而P2则在第15小节到第16小节先渐弱然后径直上升到16小节中间部分;速度方面,P1是渐快进入第17小节,而P2则相反是渐慢进入;在强调的旋律点上,P1在C音(全曲的最高音)到达最强力度,而P2在E音(调性主音)到达最强。可见,两次演奏对高潮的处理过程是完全不同的。最后,在对完全终止的演奏中,P1是渐弱渐慢,而P2是渐强,在终止式之前的乐句力度都基本小于P1之后,却在最后一个和弦时更强。可见,P2显示了更强的到达调性的推动力。

从这两次演奏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P1强调了表层的旋律结构,P2强调了目标方向性的调性统一感;P1比P2更强调这段音乐的两部分划分,突出两个部分中的B-A-G的三音下行模式;P1通过迅速地穿过第16小节到18小节,强调了旋律自身形成的第17小节的最高点(C),而并不强调17小节中属和声的停留;P2则把重心放在第17小节的属和声上,而轻描淡写地回到第18小节的后半段中内在而迷人的旋律中。P1安静地慢慢地结束在终止和声上,产生了一种失望而认命的结局;而P2则有目的性地朝着目标方向的指引,在最后三个和弦上产生了一种终止调性的归属感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音乐表演本身的分析体现出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通过这种图表的方式,音乐表演的力度、速度等细节视觉化了,原先在听觉中不易分辨的东西在视觉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让人们对演奏的差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直观的印象;二是对这种演奏参数的细节比较分析体现了演奏者对音乐关系的不同理解、诠释,演奏分析与音乐分析是密切相关的,演奏者对音乐本身的发展变化和逻辑的理解、分析不同,演奏时的处理就不同。即使演奏者没有特别理性的分析,全然是靠感觉在进行,那么演奏者的无意识处理实际上也渗透了他们长期建立起来的对音乐关系的直觉的情感表现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