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和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此外,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标准基本上套用LOM标准和SCORM标准,国家制订的几个标准也只是将其作适当修改后加以利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六)资源平台的运作机制问题目前,各级各类资源库的建设机制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平台建设。由于资源平台独立设计、开发,与其他系统隔离,各

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和平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为缓解我国,特别是部分偏远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匮乏,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来看,资源建设只有量的改变而没有质的突破。教育信息资源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问题重重。纵观多年来我国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结合笔者在参与亳州学院“智慧校园平台建设项目”研究中所进行的一线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当前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及平台建设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规模与质量问题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各学段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已形成国家、区域(省市)、校本资源三级资源服务体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信息资源匮乏的历史问题。但相对于日趋成熟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建设,“有锅无米”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与资源规模相比,更为突出的是资源的质量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技术模式,导致大规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依然严重,资源质量难以满足要求,优质资源不足,特色教育资源匮乏。

(二)资源均衡配置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班班通”、“校校通”、“农远工程”等为教育资源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仍然显著,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仍然突出。

(三)信息孤岛与资源共享问题

由于在当前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资源建设技术与标准不统一,数据异构,资源共享困难,资源整合成本过高。另外,由于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各资源建设的主体往往忽视或不愿进行资源共享。导致各资源平台各自独立,形成信息孤岛,大大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益,造成了极大地浪费。

(四)资源建设的标准化问题

在教育信息建设的进程中,不少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研究者,信息化系统及资源的建设者,对标准的认知不足,对遵从标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在一项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调研分析的研究报告中,有关数据显示,只有38.71%的调查对象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中使用了教育信息化标准,41.94%的调查对象表明他们没有使用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原因是不知道存在该标准规范。在关于学习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调研中,大约51.61%的调查对象使用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51.61%的调查对象使用了《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41》。此外,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及资源平台建设标准基本上套用LOM标准和SCORM标准,国家制订的几个标准也只是将其作适当修改后加以利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资源建设没有遵从统一标准,给资源的检索、整合、共享和应用都带来极大地困难。

(五)资源结构问题

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是基于传统概念上的各自独立的、离散的媒体素材,且集中于文本和图像素材。资源结构单一、封闭。独立、离散的文本及图片素材很难承载完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对促进教学,特别是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实质意义。当前,我们需要开发基于主题的,整合各类媒体素材、完整承载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互动性、生成性教育资源,且资源结构应该是开放的,以便于优化、完善与整合。(www.xing528.com)

(六)资源平台的运作机制问题

目前,各级各类资源库的建设机制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平台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和维护,并组织一线教师以行政指派、立项建设、资源评比等形式进行资源内容建设。或联合相关企业开发或直接购买。这种模式在初始阶段政府需要较大投入,可在短期内汇集大量教育信息资源。但这种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与Web 2.0时代的开放、共享,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由于缺乏长效机制,无法有效吸引用户的广泛参与,资源平台的运营难以长期保持活力。与此同时,知识类网站、社会化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社会化平台异常活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类社会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用户与教育资源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致性。我们可以大胆、合理地借鉴社会化平台的运作机制来优化教育资源平台的运营,构建教育资源平台的长效运营机制。

(七)资源平台的用户体验问题

首先,现有资源库系统的资源分类不规范。相当一部分的资源库系统仍然按照传统的媒体类型进行分类,虽然部分资源库按照学科年级进行资源分类,但分类粒度过大,再加上资源的元数据不合规范,导致难以进行资源的精确检索;其次,由于资源组织结构松散,难以进行资源汇聚与深度检索,资源检索效率低下;再次,系统缺乏对用户使用风格的学习与分析,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及服务推送;最后,缺乏资源订阅、个人信息、界面、服务整合及定制等个性化服务。

(八)注重“库”的建设,忽视“平台”理念的植入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时至今日,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瓶颈”。提供海量的资源一直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资源“库”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库”的概念强调的是资源的汇集、存储,还停留在技术和产品层次,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而“平台”的理念不再将资源库系统仅仅作为一个资源存储与检索的工具。它将“社区”的理念,“服务”的理念整合进来,更加关注用户体验,更加突出分享协作,更加强调用户的主体性,共同参与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从而将资源平台打造成为能自我循环,长效运营的“资源生态系统”。

(九)资源平台与其他教育信息化系统相隔离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业务间有着紧密联系。然而由于建设理念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绝大部分资源平台是独立建设的,在规划和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特别是教学系统和备课系统有效整合与对接。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使用不便。用户往往要将相关资源先行下载,再到其他系统(如备课系统)中进行二次编辑、整合,才能应用。其次是系统封闭。由于资源平台独立设计、开发,与其他系统隔离,各系统间缺乏信息流通渠道。一方面造成了资源难以实时更新,动态生成,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信息无法及时捕获、入库。另一方面,难以满足课堂教学对资源的实时需求,难以支持动态、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并没有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元素,其应用效益和生命力将大打折扣。

(十)资源应用效益问题

教育信息资源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属性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然而,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这些花费巨大、耗时费力建成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教学资源(库)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却不太乐观。很大一部分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及资源平台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资源的使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大量教育信息资源主要被用作备课素材使用。基于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基于资源的学生协作、探究的自主学习等深层次应用还远未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