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发展历程
回顾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卡片目录形式存储的,馆藏建设重在藏的传统图书馆阶段;以机读目录记录存储信息的,以藏为主、藏用并举的自动化图书馆阶段;以元数据描述信息,以用为主、藏用并举的复合图书馆阶段;由基于资源到基于集成服务再到基于用户的数字图书馆阶段;基于普适计算的,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智慧图书馆。而目前,主要处在由数字图书馆建设向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过渡阶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传统图书馆的一次科技革命,它是建立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分布式图书信息服务系统。它把原始的文字图书、图像转变为电子版的文字、图像,同时配以有价值的语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向读者提供声情并茂的阅读信息。它涉及信息资源的加工、存贮、检索、传递、使用的全过程。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未设围墙的图书馆,是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的共建共享、可拓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使用便捷的、跨越时空限制的、能够实现跨库连接与智能检索的信息资源中心。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使人通过电脑终端或者移动手机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浏览图书馆的海量信息,使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最早由欧美图书馆界率先提出。2003年,来自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在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上发表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论文,指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以后,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理论研究便迅速开展起来。2009年,在英国剑桥举行的第八届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数据库国际会议上,来自美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的雷帕诺维奇和楚尔卡努等人做了题为《Smart Library:RFID Implementation in Libraries》的报告,报告指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创建智慧图书馆,势必会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新的变革。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图书馆也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迈进。数字图书馆是基于技术范畴的技术型图书馆,而智慧图书馆着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资源整合与协作管理,着眼于图书馆的创新、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
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对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相关阐述。华侨大学的严栋从感知计算角度指出,智慧图书馆旨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乌恩等人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上的新型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是将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化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北京邮电大学董晓霞等在其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中指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所谓感知智慧化,即通过传感器将图书馆的Internet网络延伸到图书馆的建筑环境、文献资源、设备以及读者证件等图书馆的所有管理对象上,真正达到人与人的对话、人与物的对话以及物与物的对话;所谓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即数字图书馆服务不仅提供资源的服务,而且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用户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有不同的见解,但仍取得了一些共识,即智慧图书馆与智能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等紧密联系,融合图书馆运行的所有环节,最终将会实现图书馆实体和虚拟环境的智慧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图书馆的各类资源为基础,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智慧化服务和管理为目的的一种数字图书馆的高级发展形态。
智慧图书馆既有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又具有其鲜明的智能化特征。在智慧图书馆的智能空间中,计算与信息将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人们都能自如地访问信息,并获得智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将“主动”地服务于用户,以实现用户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以及信息资源之间的通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实现24小时的泛在化服务。
2.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是全方位开放式的图书馆:综合的学术资源信息服务中心、配套齐全的活动中心、高效便捷和节能的智慧中心。它具备以下五个主要特征。(www.xing528.com)
(1)沟通智慧化
利用物联网的多种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手段,以及先进的物联网通信设备,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智慧系统。在智慧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而且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
(2)建筑智慧化
图书馆建筑智慧化的范围包括图书馆自身的建筑主体,以及维持图书馆运行所需的设备或器具整体。智慧图书馆可以在安防、空调、照明、给排水等设备中嵌入传感器设备,实时采集并监测其运行状态信息,实现智慧化的故障分析、设备监控、能耗管理等功能。它还能对温度、湿度、照明度加以智慧调节,控制背景噪音,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它具备智慧化的消防与保卫系统,其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能自动通风和消毒。从而确保馆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智慧系统能使图书馆内各种机器设备的运行、保养、维护更趋智慧化,从而优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置,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物联网和传感网络对图书馆建筑进行广泛连接和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化、综合化的控制与管理,构建一个智慧化的图书馆建筑系统。图书馆的智慧化建筑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环保的环境,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
(3)资源智慧化
资源是图书馆运营的基础,图书馆资源智慧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资源海量化和存储无界化。无论是图书馆的印刷型资源,还是数字化资源,都在迅速增加,从书籍、期刊、绘画、书法、影视、图纸、照片到网页上的各种消息和以上信息之间的关系与衍生物,无所不包。图书馆的每一项实体资源都将被植入智能芯片,使之成为一个可识别的独立个体,并实时反馈状态信息。在资源海量化的基础上,智慧化图书馆选择由大规模、安全、可靠的“云”来提供业务支持和资源服务,以实现资源存储无界化。
(4)管理智慧化
图书馆要实现智慧化,必须有一个智慧的管理系统作保障,有效协调各个管理对象,包括信息资源、硬件设施环境、用户服务过程、日常运行维护等,收集、加工、整理所有互联的实物与虚物的信息,能规范图书馆员工工作流程,并对他们发出及时而科学的指令,使智慧图书馆真正智慧化运行。
(5)服务智慧化
在智慧图书馆中,通过物联网把各项独立的事务处理通过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具有事务处理、管理和决策机能的服务智慧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利用它,可以以科学、全新、高速的方式学习和接受各种知识技能,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分析、比较、提炼能力,从而实现服务智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