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水溶液中EB分子插入DNA分子中,导致游离的EB浓度降低,而在离子液体中,EB通过静电作用在DNA表面发生浓集,导致局部EB浓度增大,这表明EB浓度变化是导致DNA—EB体系共振光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实验中考察了在没有DNA存在的条件下,不同浓度EB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如图3-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无论是在水相还是在离子液体相,EB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均随EB浓度增大而明显降低。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实验中考察了不同浓度EB溶液的吸收光谱,如图3-5所示。EB在440~560nm范围内有强吸收,同时,随EB浓度增大其吸光度明显增大。而在前面共振光散射实验中,当用510nm光激发EB溶液时,EB同时会散射出波长为510nm的共振散射光,因此EB分子在440~560nm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及光散射严重重叠,即当用510nm的光激发EB分子时,EB分子对散射出来的510nm共振散射光也产生吸收,EB分子自身对光存在着内滤效应[27]。内滤效应是指物质同时具有吸收团和荧光团,而荧光团的激发或发射强度随着吸收团的吸光度改变而发生变化[27,28]。EB分子在波长440~560nm范围内对光有强吸收,随着EB浓度增加,对此波长范围内的散射光的吸收也增大,从而改变其共振光散射的强度,因此,EB共振光散射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EB自身内滤效应引起的。
图3-4 EB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a)在水相中:EB浓度为0~10ng/μL。
(b)在IL相中:EB最终浓度为0~15ng/μL;BmimPF6体积为100μL;乙腈体积为1000~2000μL。(www.xing528.com)
图3-5 EB的UV-Vis光谱
(a)在水相中:EB浓度为2.0~10ng/μL。
(b)在IL相中:EB最终浓度为1.0~10ng/μL;BmimPF6体积为100μL;乙腈体积为1000~2000μ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