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制篮球的教学实训是以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所以,三人制篮球教学实训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练什么即根据三人制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诸因素确定训练的内容;怎么练即根据确定的内容,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训练的物质条件,筛选出适合运动队和运动员特点的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合理地安排各项内容的比例和程序;练多少即合理确定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问题,解决负荷的定向、定量、节奏、负荷量和强度的配合、最大负荷以及负荷后的恢复等。[1]
(一)周期训练理论
周期训练理论,是制订训练计划和训练安排的基础。周期训练理论源于人们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深刻认识,其依据是训练适应性的形成规律、竞技状态发展规律、疲劳与恢复规律。周期性运动训练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方式进行,每一个循环往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训练的过程,不断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与水平。周期性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实质在于系统地重复各个完整的训练单元,包括训练课、小周期、中周期、大周期。以周期为基础来安排训练就能把训练任务、方法和手段系统化,并能保证其连贯性。[2]
1.竞技状态原理
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状态称为竞技状态。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它又分为两个小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形成竞技状态前提条件阶段”,包括有机体机能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专项运动技术、战术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初步养成;后一个阶段为“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其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具有专项化的特点,彼此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基本上形成竞技状态。
第二阶段是发展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发展和保持竞技状态,使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通过赛前调整和热身赛等手段,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第三阶段是竞技状态暂时消失阶段。此阶段是竞技状态暂时消失,运动员进入调整、恢复阶段,为进入下一次竞技状态周期做好准备。
2.训练适应原理
由运动而产生的有机体与施加负荷的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叫作训练适应,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一是普遍性,指机体在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过程等方面都能发生训练适应现象。
二是特殊性,指机体对训练适应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可以引起特殊的适应性变化。
三是连续性,由于机体在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的适应具有异时性的特点,致使机体的全面适应以渐进积累的方式形成。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形成训练适应之后,机体的反应会越来越小,最终这种负荷便不能再引起竞技能力的提高。为了使机体各方面的训练适应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适量增加运动负荷。负荷提高后,机体又能产生一个新的适应过程,使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异时性,机体由运动训练而产生适应性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机体各个方面的训练适应现象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机体在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往往先于结构上的适应变化。
(二)训练调控理论
1.应激性原理
应激是人体对于外部强负荷刺激(包括生理和心理刺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当有机体受到异常刺激时,身体就会引起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应激。(www.xing528.com)
应激学说应用于运动训练中,一方面为了防御机体的衰竭过程发生,避免过度训练;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运动负荷后恢复期中改变酶的活性和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对恢复过程进行调整,以加强合成代谢,加速适应。因此,在运动训练中,不但要掌握应激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而且要充分提高垂体性腺系统在合成代谢中的机能。运动应激提高人体机能的适应过程一般包括机体能源储备能力、机体调节能力和机体防御能力等。而运动应激的核心是激素调节,即由激素调节引起酶活性改变和机能储备提高,以及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等适应过程。[3]
2.超量恢复原理
运动后的恢复过程,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含量,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还出现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理论在调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超量恢复是对未来重复进行较大运动负荷时能源物质再一次耗尽的一种预防性、保护性机制,是机体对运动负荷产生训练适应的第一阶段。这一理论在运动训练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如间歇训练休息时间的掌握,就是根据恢复原理和规律选择反应的时间,使物质在间歇休息中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既能保证刺激强度,又能为进一步运动提供物质保证。
超量恢复为肌糖元填充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糖元负荷法,即在比赛前一周进行衰竭性训练,随后三天进行高蛋白、高脂肪膳食,使肌糖元水平下降,同时提高肌糖元的活动能力,最后三天进行高糖膳食。在这一周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运动量和强度,并注意减少或防止肌糖元的多余消耗,使肌糖元产生明显的超量恢复,从而大大提高运动员的竞技体能。
3.运动负荷训练原理
运动负荷是指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有机体承受运动刺激并由此产生的机体内部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的一系列变化的应答过程。运动训练负荷的特征,是给运动员的负荷能冲击自身的“生理极限”,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运动负荷具体表现包括:负荷水平的极限化;负荷水平的动态化;负荷内容的专门化;负荷内容的定向化;负荷量度的个体化。
运动负荷的特征包括以下四种特性:
(1)运动负荷的个体性。由于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素质、技术和战术要求的不同,所承受负荷的能力也不同,因而安排的运动负荷应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点。
(2)运动负荷内容的目的性与选择性。任何负荷结构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能特点,应根据训练任务和目的来选择。负荷的表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大、中、小定性方式表示;另一种是以具体的定量方式表示。在训练中,为了提高负荷调控的精确性和科学性,越来越趋向各负荷量度的定量化。
(3)运动负荷调控的综合性。同一个总负荷可以由不同的量和强度组合而成。
(4)负荷的动态性。运动负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与训练过程的持续性直接相关。运动负荷的动态性表现为负荷的连续性与系统性、负荷的节奏性和负荷的周期性。
4.恢复性原理
运动后的恢复过程,各个阶段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在恢复时间上却有明显的异时性,这对运动训练的安排与调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异时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不同能源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篮球运动活动是以“ATP-CP”和乳酸系统为主;②不同的运动负荷恢复的速度不同,负荷越大,恢复越慢,负荷强度比负荷量恢复得快;③不同器官的恢复速度不同,首先是大脑和神经中枢的恢复,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的恢复,最后是肌肉和心理的恢复;④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恢复的速度不同,训练水平越高恢复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活动之后的恢复过程中,机体各种机能的恢复和超量恢复不是同时发生的。根据恢复过程的规律,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会出现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两种不同的恢复类型。完全恢复,指负荷后人体机能恢复到或超过原有水平时进行下一次训练。其用于下列训练过程:协调性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最大力量训练;反应和速度训练;技术训练;比赛练习。不完全恢复,指负荷后人体机能已大部分恢复,但尚未达到原有水平时进行下一次训练。其用于训练过程包括: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耐力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意志力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