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组合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基本上,篮球技术中所有的技术参数都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动作来完成的。由此,能够发现研究篮球技术不单单只是研究技术层面上的一些原理知识,而是要结合不同的赛事进行具体细致的全面研究。在研究组合和模式的基础上,要不断进行技术实训应用研究。
(一)组合技术的实训应用规律
技术的价值大多数是通过技术的运用来体现出来的,为了达到提升技术运用效率的目的,首先要对运用规律有一个基本的掌握。篮球技术是通过组合技术完成的,尽管它具备了灵活多样的特点,但是要掌握住它的规律并不是毫无办法。在分析研究组合技术的时候,大多数可以运用时机、运用效果来进行,同时掌握不同阶段的技术实训应用特性。
第一个阶段指的是学习掌握阶段,即初级阶段。这一阶段要通过观摩教师或者运动员的动作标准,从而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对动作标准进行一项有效的定型。此外,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论是教学或者是训练工作,必须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充足有效的动作引领,只有将动作真正解析清楚,才能使得学生及时理解和有效掌握各项动作的训练特点、运用时机以及注意事项等要素。初级阶段实施期间,教师、教练员在实施的时候必须紧贴基础性技术动作这一个主题,否则一旦偏题,就会误导学生、运动员。还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循序渐进,切忌心急过早地加入高强度、高密度训练。在教学的时候,要适时加入语言描述和动作示范。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对组合技术进行一个全面的掌握。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单个基础技术性的动作,并且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动作模式,此时,可以开始对其进行技术性动作组合练习。
在开展第二阶段练习时,要牢牢把握住3个问题:一是为了避免组合技术由于连贯性造成的学习困难,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语言性描述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技术性概念;二是教师应当以整体性概念为主题,向学生详细讲解同类、非同类技术组合之间的关系,确保动作组合不违反组合概念;三是要向学生肯定技术衔接之间的关系,告诉他们技术衔接在组合技术中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简言之,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衔接表述同衔接动作练习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们牢牢掌握组合技术,在技术动作练习过程中更要加之以多组合形式。至此,才是一套成熟的组合技术学习方法。
第三阶段是对组合技术的一个巩固和提高。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对第二阶段有一个充分掌握和理解,此外还要进行大量的比赛,以确保实战过程中具备自身组合技术的运用自如,并且牢记于心。在这个阶段中,教练员、教师应当牢牢掌握技术的共性,并且进行不断发展。在组合技术中,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共性、个性之间的组合。共性技术是对组合技术整体性的描述,是组合技术的基础。技术个性则是以共性为基础经过不断实践和比赛,从而设计出自己的特长技术,在从事教学或者训练甚至比赛的时候,要准确利用共性、个性之间的组合技术。如此一来,才能确保共性提高,个性发展。所有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要以比赛为出发点,所有教学的宗旨也是为了比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一切为了实战,通过篮球比赛的特点规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加大强度、难度和频率。
在这三个阶段之外,还需要重视篮球意识训练的分配比重。篮球意识指的是运动员在从事或者参加教学培训工作的期间,通过大脑不断对篮球活动的积极思考,最终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课本以外的篮球运动规律。换言之,就是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有效利用篮球技术、战术以及原理,并且在赛场上适合时机地运用,这就是一种意识能力。因此,教师在从事教学的时候,需要不断通过语言讲解和动作描述为学生展示出篮球运动在不同时机、不同场合所采用的不同技战术。通常情况下,篮球意识训练大多数是在组合技术运用阶段培养起来的,教师或者教练员必须以自身为主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运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篮球运用,以促进组合技术得以提升。
只有通过上述三个不同阶段,加以巩固和提升,才能确保组合技术运用自如。此外,还要掌握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和训练的目的、任务、方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牢牢掌握住组合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大部分的组合技术具备多种难度的特点,只有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组合技术才会纵向或者横向灵活体现。实际比赛过程中,组合技术不仅仅是单一的纵向或者横向,还具备空间性的特点,只有不断调整方向和标准,才能将动作上的变化全部在组合技术中灵活全面地体现出来。
(二)组合技术的实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1.身体条件
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指的是运动员的外形条件以及身体素质能力。外在的身体条件则包括了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胸围、臂展、腿长等等外部形态特征。身体素质则囊括了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以及灵敏度等等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提升的因素。不论是身体外形条件还是素质能力,都对篮球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今篮球比赛,比如NBA(美职篮)的技战术水平不断增长,场上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比赛更多打的是耐力、素质、对抗性等。这就对当今的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不同的运动员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性,他们的技战术能力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那些诸如身高、身长以及体重等外形形态因素都是先天的,但是力量、速度、任性以及耐力等身体素质则大多数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进行提高。结合不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进行不同的训练,为他们制定特有的训练方案,如此才能不断巩固技术能力。
2.组合技术的掌握程度
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技术掌握度,直接影响到自身在比赛场上的发挥和表现。组合技术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键。此外,要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水平,就必须要加强组合技术的熟练掌握能力。其中,熟练度不仅包括了熟练程度,还包括了技术掌握的数量和质量。这是组合技术掌握的两点重要的指标水平。我们在实际比赛中,可能发现局面很紧促,机会也很少。因此,要求运动员在场上必须要能够抓住时机,并且及时做出反应。这就提到了组合技术储备这个专业性要求。(www.xing528.com)
3.组合技术中的技术衔接
运动员能够掌握和理解技术数量以及熟练度都是能够发挥技术组合效能的基础,因此,单个技术间的衔接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衔接不好就会对正常比赛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训练角度来看,在进行组合技术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完整和分解两种方法进行。
在训练中,如果想要对组合技术进行一个有机的完美的训练,那么采取加强完整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它的目的就是确保技术训练的整个过程是完整的。在进行完整训练的时候要加强各项单技能的技术衔接,从而确保整个过程的完整和连贯性。此外,教师在采取不同的完整训练法的时候,还要区分不同难度的技术。在处理简单的技能训练的时候,通常直接采用完整训练法。对于复杂、有难度的技术,则应该区分重点,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再逐步提升难度。此外,还应该区分难易度,先训练容易的,而后再慢慢添加难度。此外,还有细节、频度、幅度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由于组合技术训练的时候,要应对不同的难易度,因此为了提升训练中的组合技术,通常依据特征规律将技术进行一项合理的分解。如此,能够降低训练整体的难度,能够更好地被训练者接受。此外,还能推进整个训练的过程,在不影响技术间的联系推动整体训练。这种方法被普遍认可,即肯定分解训练法。训练这种方法的时候,可以针对若干个技术部分进行必要的加强性训练,一直到熟练掌握。例如抢篮板球、长传、快速移动、上篮等。这个过程对于那些资质稍微差一些,基础弱一点的运动员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可以将此过程分解为抢篮板球、长传、快速移动、接球、上篮技术。如此,更能为训练者所接收,还降低了难度,提升了训练效率。
分解训练法更适合于对运动员训练一些难度较为复杂的组合性技术。在训练这项技能的时候,要确保课程的连续性,不能客观地将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进行训练,如此一来就会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所以,在拆解动作进行训练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实际,考虑到实战性。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完整性训练的目的。
4.临场应变能力
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篮球运动属于竞技类、对抗性比赛。与体操、武术、田径等竞技类比赛不同的是,篮球运动没有墨守成规的一定的套路。因此,在比赛中运用篮球技术不仅要将日常训练中的技巧充分运用,还要灵活应对场上的形势及时做出改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还要教导学生必须在赛场上灵活应变。
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应变分为三个过程:一个是通过眼睛去观察赛场上的形势、对手的表现;第二个是利用头脑及时应对对手的动作,做出下一步正确的指令,从而对四肢下达正确的命令;第三个是利用身体的各个肢体之间的协调性,做出动作以应对对手的动作,以上三个过程就是应变过程。
应变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细致地划分为主动应变以及被动应变。从字面上理解,被动应变就是指主体由于对手的强迫性进攻,或者防守所做出的动作逼不得已做出的应急反应。从大量的实践我们能够发现被动的应变反应,实则为主体迫于对手不得已做出的反应动作。主动应变指的是主体根据对手的场上动作及时做出的判断,并下达四肢做出的反应过程。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反应必须要及时、有效、合理。
【注释】
[1]张瑞林.篮球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赵文娟等.大球运动技战术分析与训练方法[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4]刘玉林.现代进攻篮球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