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篮球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训练

篮球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训练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运动中经反复训练,与某一专项相关联的分析器得到高度发展并结合时,专门化知觉才能形成。专门化知觉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在教练员的提示下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自我反馈能力又较强时,如训练方法得当,可在一年左右形成。通过自发练习形成专门化知觉,一般需要5~6个月的时间。如在长期终止训练或身体过度疲劳、有伤病或在过分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专门化知觉可能减弱或消失。

篮球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训练

篮球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地提高和保持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全面综合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体形态和机能协调发展,并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篮球运动技术的教学理论,是以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目的,研究运动训练过程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的一种专项理论。

篮球运动属于同场竞技类项目,本队的竞技水平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水平是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而对手水平、竞赛办法、比赛环境、比赛时间、裁判行为等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客观因素。在日常训练中,要注重运动员和全队的技术、战术、体能以及心理方面的全面训练,加强动机激励,训练要有系统性,在不同的训练周期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并注意训练后的适时恢复。

(一)篮球运动技术体能与身材特点理论

1.体能的高速发展是基础

运动员技术系统中体能素质的跳跃式发展,为技术和战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运动员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为战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创新了许多新的技术动作和配合。例如,行进间空中“飞行投篮”动作,当进攻队员上篮遇到防守封盖时,在空中从篮的侧面“飞行”到另一侧面勾手投篮,没有高超的体能储备,是完不成这一动作的。又如,两人空中传球接力扣篮,动作简单朴实、不复杂,但非常引人入胜。体能素质达到较高的水平,通过练习即可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配合,因此,体能训练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身材的大型化发展趋势

篮球从它的初创开始,就将球筐固定在空中,从而就确定了其本质属性的一个方面,即有利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运动员的身材越高大,完成动作的效果越好,在运动员技术水平评定标准中,完成动作的时效性是最重要的标准。由于这一技术趋势的引导,越来越多的高大队员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身体接触的频繁增加,增加了对抗的强度,攻守对抗的日趋激烈,身体接触无处不在,改变并发展了篮球初创时期避免身体接触的原则。

进攻技术中运动员表现出高、快、强等技术特点,具有更大的冲击力;防守技术中个人防守面积的扩大、防守动作的攻击性,使防守技术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特点。在与进攻的对抗中,防守动作总是介于犯规与不犯规之间,处于犯规的边缘,使进攻者更加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也使裁判员的执法更加困难。运动员技术全面发展,特长突出,使场上高大的队员在争抢篮板球、封盖等技术运用中具有高空优势,在篮下的攻守对抗中具有较大的威力,一般司职中锋位置。

当今的篮球运动,促使高大队员的技术向全面发展,1.98米或2米以上的进攻或组织后卫比比皆是,如NBA马刺队的阿根廷籍进攻后卫吉诺比利、湖人队的进攻后卫科比·布莱恩特、火箭队的后卫麦克格雷迪等。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南斯拉夫队2.04米后卫博迪洛加等运动员,身材高大、技术全面,高而不慢,能内能外,能胜任场上各个位置的攻守任务,使传统意义上的位置分工日趋模糊,中锋、大前锋、小前锋、组织后卫、进攻后卫已没有绝对的位置区别,一名队员往往能够胜任多个不同的位置。

(二)篮球运动技术的心理训练理论

心理训练是对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意识的影响,使其发生有利于活动的变化。心理训练首先出现在20世纪初期,从病理心理学的应用开始。当时,德国精神病理学家舒尔茨用瑜伽的放松动作、催眠性暗示,给患者进行以松弛机体和精神态度为特征的治疗,获得了显著的心理疗效。此后,放松治疗方法在体育运动中被广泛使用,对缓解运动员的临场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心理训练的手段也趋于具体化、科学化,并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记录和监控。概括地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办法、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使其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运动行为的过程。

心理训练是现代化竞技运动训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改善和体现,可以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1.基本心理过程训练

基本心理过程训练是其他心理训练的基础,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控制和意志品质训练等。发展运动记忆能使运动员在头脑中对动作的表象和概念有清晰的印象,能快速准确地记忆动作,从而完成组合技术及战术配合。在移动训练中,要学会利用肌肉运动表象的能力。训练运动思维能力,使运动员能迅速分析临时情况的变化和完成战术任务的能力等。注意品质是运动员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在基础训练阶段发展注意力,将对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产生重要影响。进行注意的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的训练,能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进行长时间的注意集中或灵活地转移,或完成复杂的注意分配任务等。进行情绪稳定和适宜兴奋性的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行意志品质的训练,能培养运动员的自觉性、独立性、坚韧性和果断性。

2.专项心理素质训练(www.xing528.com)

专项心理素质包括专门化知觉和专项运动思维等。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主体运动知觉,它能对器械、场地、运动媒介物质(水、空气等)及专项运动的时间、空间特性等做出高度敏锐和精细化的识别与感知。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需要多种感知参与,其中肌肉运动感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运动中经反复训练,与某一专项相关联的分析器得到高度发展并结合时,专门化知觉才能形成。不同项目的专门化直觉是不同的,如球类运动员的“球感”,游泳运动员的“水感”,击剑运动员的“剑感”,射击运动员的“枪感”等。专门化知觉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在教练员的提示下进行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自我反馈能力又较强时,如训练方法得当,可在一年左右形成。通过自发练习形成专门化知觉,一般需要5~6个月的时间。个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在长期终止训练或身体过度疲劳、有伤病或在过分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专门化知觉可能减弱或消失。专门化知觉的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成正比,它既是掌握专项技术的先决条件,也是专项训练的结果;既是其他运动能力的基础,又是现实技战术的前提。所以,专门化知觉是技术达到高水平并表现竞技状态的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标志。专门化知觉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可以测量,例如,可通过对刺激微小变化的知觉清晰度让运动员进行自我判断,也可用控制刺激量的方法加以测定。专项运动思维是判断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标志,以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深刻理解和对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表现为技术运用及战术行动的合理性。

3.良好品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品质在基础心理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运动员能否坚持长期的艰苦训练并取得优异成绩有很大关系。有些运动员虽然具有较好的身体条件,但由于缺乏专项运动所需要的个性品质,虽经多年训练但成绩不佳,这在运动实践中不乏其例。在基础训练阶段,尤其是应重视对运动员兴趣和动机的培养。兴趣对训练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一经激发,他们就会产生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情绪及持久的意志力,从而提高训练积极性。

(1)专门化知觉。篮球运动员的专门化知觉突出表现为球感和时空感。

第一,球感。球感是运动员在长期专项训练中发展起来的对球的性质(形状、大小、轻重、弹性等)及运动规律的精细感知,表现为对球的熟练控制和随意支配。球感是一种复合感知,是在视觉、触觉、动觉、时空知觉及运动知觉的共同参与下形成的。篮球场上熟练的运球突破和精确的投篮固然离不开良好的球感,但更重要的是,篮球运动是集体对抗项目,同伴间的密切配合是制胜的关键。配合需要有球队员的全面观察,良好的球感可以使运动员在球场上获得更多的主动和自由,运动员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对场上形势的观察及技战术的运用上。因此,良好的球感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

第二,时空感。时空感是指篮球运动员在场上对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感知。时间知觉是运动员对场上形势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空间知觉是指场上运动员对同伴、对手以及球篮的位置、距离、高度等空间特征的反应。篮球比赛攻守对抗瞬息万变,进攻机会稍纵即逝,并有3秒、5秒、8秒和24秒的规则限制。运动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时空感,才能准确地预见和判断对手及同伴的行动,从而争取时间,并获得有利的空间。例如,一次成功的助攻传球,需要运动员准确地判断同伴的位置、移动的方向及速度,同时采用适当的传球方式穿越防守队员并考虑球飞行的速度,传出的球要适当地提前,做到“人到球到”。跳球、抢篮板球、抢断球等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准确的时空判断能力。

(2)思维。集体对抗项目中都注重战术行动,篮球尤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战术是篮球比赛的灵魂,一切战术行动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完成的。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应用技术和战术的自觉心理活动,表现为运动员能根据场上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并能与同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技战术特长,以此克敌制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篮球战术可以分为个人战术行动和战术配合行动。相应地,思维也分为个人思维和集体思维。

第一,个人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晓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括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如下:如何摆脱,合适切入,面对防守是投篮、突破还是传球,以及如何防守,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均需要运动员迅速地做出决策和行动。这些决策过程是运动员在头脑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运动员的头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运动员的思维决策过程可以被概括为一个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行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决策的环境、决策的人和决策结果三要素构成,三个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运动员在环境中获取信息,通过信息加工确定策略,付诸行动后产生决策结果。在这个系统中,运动员的决策行动受环境和决策结果反馈的影响;决策结果是不确定的,并非只由决策行动决定,还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决策结果一方面对决策者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

篮球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个人思维决策过程具有明显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问题的空间性。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的问题都是在空间上呈现的,篮球的位置、对手的位置、同伴的位置,以及要达成的目标状态构成了一个问题情绪。因此,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能力是快速识别问题的基础。多数的运动决策过程是要求快速完成的,甚至是瞬间完成的。比赛时的攻守时机转瞬即逝,正确、及时地决策就会得分或防守成功,从而赢得主动;反之就会失去机会,甚至输掉比赛。因此,决策速度是衡量决策水平的重要指标。其次,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即时性。运动情境中的决策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决策者,还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同样情境下的相同决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因此,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决策和永远正确的决策。衡量决策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决策结果的好坏。运动决策的结果是在决策行动后随即表现出来的,能结合决策结果灵活采取决策行动的运动员才能争取主动。

第二,集体思维。篮球运动中的战术配合行动分为基础战术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无论是进攻的传切、掩护、策应,还是防守中的交换、关门、夹击等,篮球比赛中的所有配合行动都是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那就是集体思维。集体思维是指全队或场上部分队员之间,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对同一问题情境产生相同的概括反应的过程。良好的集体思维表现是队员间的配合默契、行动一致,具有协同性和互补性。这也是所有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最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集体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篮球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通过队员间的长期磨合,形成共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从而表现出在思维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集体思想是成功完成配合的基础,因此,它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3)意志。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事先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包括坚韧性、顽强性、果断性、自控力、目标清晰度和自信心。篮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突出地表现为在激烈的攻守对抗中能否为实现既定目标做出克服困难的努力。篮球比赛过程复杂多变,运动员运用技术过程的条件不断变化,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层出不穷,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对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运动员能在比赛落后时不气馁,失败时不泄气,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敢打敢拼,始终具有充足的信心和清晰的目标;而意志品质薄弱的运动员在比赛双方比分紧咬、体力消耗大的情况下,会变得信心不足,情绪不稳,甚至忙中出错或表现失常。总之,篮球比赛中所要求的各种心理能力都要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意志品质的作用不言而喻。

(4)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体育竞技中的情绪稳定是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训练水平正常发挥的保证,所以,情绪稳定是运动员的主要心理因素。由于篮球比赛紧张激烈,运动员的整个身心都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伴随其产生的强烈而鲜明的情感体验也是丰富的。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情感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此,运动员的情绪必然会直接影响技战术的发挥,从而影响比赛的结果。因此,优秀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善于根据场上的情况适当调节情绪水平,避免产生过于兴奋或消极的情绪。

(5)团队凝聚力。运动员是由一定成员构成的团队。运动员的凝聚力可以看作是广义社会学中的团队凝聚力,是反映团队倾向于凝聚在一起、共同去追求某一目标或对象的动态过程。凝聚力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任务凝聚力是指运动队中的队员团结一致为实现某一特殊的和可识别的目标做出的努力程度。在篮球比赛中,当球队开始组织一个连续进攻战术或展开全面紧逼防守战术时,体现的是任务凝聚力;社会凝聚力是指队中成员相互欣赏,并喜欢成为队中一员的程度。团队凝聚力是充分发挥球队整体实力的有力保障,增强团队凝聚力除了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外,还可以产生其他积极影响,比如,集体自我效能、参加比赛的动机和心理动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