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为感性。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将其用为美学之意。对于审美的内涵学术界也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审美是“人性总结构中有关人性情感的某种子结构”;审美是一种能带给人们心灵愉悦和精神享受的与现实的非功利关系。
无论是站在哪种立场得出的结论,都将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作为共识,一致认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其实是对客观存在的整体认知。所谓审美认知,其由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几项审美心理活动构成,它不只是其中任意单一心理活动的欣赏过程,而是在现有的审美认知图示下,鉴赏和认知审美情境及构成审美关系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过程。
总体上来讲,审美认知教育针对的是审美活动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过程,是以输入、编码、转化、储存、提取、运用等方式对审美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活动。若从审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审美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教育者的审美心理认知结构,并通过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这种认知结构来支配未来的审美活动。审美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主要可分为把握了解审美理论知识、加工处理审美信息、控制审美活动心理机制等阶段。作为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步骤,审美认知教育实现了对审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力。因此,在审美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本文的观点在于以现有的活动为基础,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完善。
(一)要注重系列性、层次性的审美基础知识教育
现阶段而言,高校审美教育的正常开展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主要表现在:第一,现阶段学校开展的审美教育侧重于艺术教育,在内容的设计上更加凸显专业审美技能的提升与发展,智育仍然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第二,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美学教育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高校审美教育课程设置只停留在艺术专业必修课和非艺术专业选修课上。针对此类问题,高校审美教育不得不进行新的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侧重美学基本理论的讲解与灌输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将美学原理与审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使美学教学内容类型更多样、层次更丰富,这样一来,不仅传播了美学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美学素养。具体来讲,应做到三方面:第一,以美学基本理论教学为前提,引导学生建立美学体系,让学生体会美的概念,审美的意义和方法等,进而指导学生开展审美实践;第二,将个人在生活经验中培养起来的审美感知与具体艺术形式的欣赏、各艺术门类的了解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用更客观、更综合、更多层次的视角和心态去感知绘画、雕塑、影视、戏剧、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的审美特质;第三,实现审美教育向其他类别科学教育活动的渗透,在教育内容上用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审美对象的提升来加以完善,并升华到人格审美的境界。(www.xing528.com)
(二)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引导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曾提到,文化心理(也称人格特质)与民族文化和国家意识的不同有关。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辈的辛劳汗水为民族积淀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品德,这些优良历史沉淀彰显了浓郁的社会美和人情美。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诞生了四大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随着历史变迁,有的文明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而中华文明不断被丰富、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持续发展性从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存在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的有力支撑,是中华民族国民性和民族魂的力量源泉,它凝聚了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智慧与汗水,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为世界所认可和推崇,这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观点不谋而合。
审美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文化元素是人格养成的先在性和历史继承性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审美教育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性才能不断完善审美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让审美教育更具审美价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结,是培养当代人的优良品格、道德修养的精神财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