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美育特征:了解大学青年审美心理特点

大学美育特征:了解大学青年审美心理特点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是大学美育的主要重点对象,故了解美育对象是探索所有大学的审美活动的前提,也是了解青年的审美心理特点的前提。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追求,也是生理、心理的本能需求,它展示了青年所特有的审美心理特征,同时,拥有人们审美所拥有的喜悦感。在大学生中,这种想法的自主性,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即青年审美的独立性。独特性在很多情况下体现在青年学生的

大学美育特征:了解大学青年审美心理特点

青年是大学美育的主要重点对象,故了解美育对象是探索所有大学的审美活动的前提,也是了解青年的审美心理特点的前提。青年在对实际生活的创建、观赏、领悟、观照的过程中,对和自己特征、观念相一致的特点、情境、事物、现象等所产生的心理协调、情感共鸣,称之为青年审美。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追求,也是生理、心理的本能需求,它展示了青年所特有的审美心理特征,同时,拥有人们审美所拥有的喜悦感。下列观点可详细阐述这种特点。

(一)审美意识的敏感性特征

青年所处时期是大脑细胞创建关联的时期,受到教育训练后,尤其是专业课的练习,会导致大脑皮层细胞的数目快速增长,发育状况也表现出“飞跃”的形态,详细体现在听觉、视觉的高度敏锐,这就能让青年在层出不穷、广泛存在的事物中快速感受到美好的景象。同时,青年体内的内分泌增长会增加他们的情绪感,易激动,对于外面的感官撩拨,经常会产生快速的响应。于青年而言,所有普通的人文景色皆弥漫着朝气,能够让他们悠然自得,形成美感。因为青年认知能力的提升,故他们经常喜欢通过事物的外在形式,去体会生命的道理,这使得青年的审美敏感性再次被巩固。

青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是审美意识敏感性的关键体现。青年不只对美的对象方面有好奇感,他们的好奇也体现在所有事物上。好奇感是来之不易的,好奇感被需要于科学的察觉,并且,还被需要于美的创建。从古至今,就是因为好奇感的促使,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坚决地去处理问题、探讨问题,给人类创建美好生活出了一份力。

(二)审美意识的憧憬性特征

对未来的追求、瞻望,即憧憬性,青年的实质就是追求未来,实际的生活不可操纵他们,也不可满足于他们,未来才是属于青年人的。

希望存在于未来,未来寄托着希望。所以,那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同时又若有若无、不太确切、缥缈、隐约的未来场景吸引青年人坚定、兴奋的追求,而且,在憧憬中获得足够的满足。

青年人对未来、未知的热度和渴望,体现了审美的憧憬性。越是捉摸不定的、深不可测的、未知的、陌生的,青年越会加强他们自身去进行审美探索的渴望,同时,也会引起浓烈的审美欲望,反之,成年人的勇气就会稍显缺乏,不会随便试验。成年人的使用需求常常会替代审美需求。因此,一旦在审美实践中显现出有风险的未知成分,就会畏缩不前,所以,就很难得到由努力奋发而取得的那种念念不忘的审美感受。

另外,青年对想象性的偏心也是憧憬性的一种表现。憧憬被想象给予了根据。想象的事物非常完美无瑕,但现实的事物却不见得喜欢。特别是在创作领域艺术鉴赏上,太过固守于写实的作品,即使巧夺天工、栩栩如生,也会稍显凄凉;反之,越是想象空间大、具象性少、笼统、朦胧的作品,越能激发审美愉悦。在文化理论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中,亦是如此。成年人不管是雕塑、绘画、文学,都会偏向于现实主义、古典主义的作品,但是,年轻人就会偏向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作品。超现实、荒诞、立体、魔幻、抽象、变形……这些词成了现今青年广泛流行的词语,而且,变成了指引他们审美实践的关键准则。此中,极为关键的因素是青年都明显表现了想象的自由。想象是最能够表现出对未来的追求、向往,吻合他们约束、管制的自由性格。(www.xing528.com)

(三)审美意识的丰富性特征

人生中精神最活泼、最充足的时期就是青年时期,青年思维的高度活泼,生理机制的勃勃生机,情绪的变幻莫测,对于未来的追求向往,感觉的机敏细密,都使得他们对于外界客观事物有着无穷的兴致,故大学生的审美丰富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体现在审美方式的多元性、审美兴趣的广泛性上。一方面,因为青年对未来的急切追求,且缺少社会生活的经验,使得他们想通过各式渠道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好奇心,来丰富、充实自己,进而,体现出审美兴趣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因为意志的产生、知识的积累,使得青年拥有自主探究、尝试的条件,并且,充沛的体力让他们有着充分的经历去从事形形色色的探索、尝试,所以,他们的审美视野十分自由宽阔。青年恰巧是在这种普遍的审美追求、实践中,经历鉴别、比较,取得审美经验的累积,渐渐确定出适合自己特色的审美方式,产生了较为平稳的审美兴趣,为自己从青年审美步入成年审美打下基础。

第二,体现在审美空间的复杂性上。太过直白、浅显、明确、单一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不会得到青年的叫好,反而是曲折、复杂、隐晦、深奥、神秘的事物更能得到青年的审美关注。于青年而言,越是高深的事物,越能展示它多个侧面的多种风格,才越能品尝、体会。当然,这也与他们爱好冒险,憎恨循规蹈矩的特点有关系。譬如,青年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单一性、纯粹的艺术形式很难引起兴趣,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掺杂的交叉复合型艺术一诞生,就会备受他们喜爱。那种将诗情、舞蹈、梦幻、现实、历史有机协调的戏剧,那种将艺术虚构、现场采访奇妙联结的电视剧,那种集新闻、哲理散文于一体,介于新闻、文艺之间的模棱两可的纪实、传奇的小说等经常会受到青年的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内在之杂和形式之新。这融入多种成分于一体的“杂多”,变成了高层次的“新”,更会激发青年对五光十色的未来的向往,更契合纷乱烦琐的现实情境,同时,也更能顺应他们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的客观需求。

(四)审美意识的独特性特征

青年充裕的想象力、果敢的探索精神、浓烈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其审美的特殊性。

在青年步入大学之后,多数都会有浓烈的“成人感”,随着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尊心的加强,使得他们对待身边的一切都有着自身的观点。青年思想多数有着批判想法,喜欢怀疑、不愿服从、不愿轻信。青年会勇敢表达自身的想法,不会探寻现有的解决方法,当自身思想得到别人的欣赏、支持时,就会斗志昂扬地将自身思想运用于实践。在大学生中,这种想法的自主性,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即青年审美的独立性。譬如,在社会中,当有一种新兴的服装样式盛行时,经常是青年学生首先穿上它;当有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时,青年学生通常会首先接受它。“朦胧诗”“摇滚乐”“迪斯科”等的盛行,是青年在起着擂鼓助威的作用,青年所向往的行为是“标新立异”。独特性是来之不易的,它会激发青年去创建特别的艺术形象,去找寻、探究科学的奥妙。独特性在很多情况下体现在青年学生的冒险精神上。譬如,西班牙的拉斯科斯临近的地下洞穴,倘若没有青年的无畏探究,也不会有人发现地下洞穴墙壁上斑斓且发散着古代气息的秀丽壁画了。就是因为在青年的冒险精神的鞭策下,人类的艺术史再次得到发展。这个发现虽有其偶然性,但亦蕴含着必然性。

综上所述,倘若没有美的找寻活动,那么美是长久不会被察觉的。同时,独特性多数情况下也体现在大学生果敢的想象方面。譬如,家喻户晓的诗《女神》,正是因为郭沫若在大学时期,处于想象力最为丰富、自信心最强的时期,他有着果敢而独特的想象力,且拥有与他人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使得其创作出永恒的艺术瑰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