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方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方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取或创建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形象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比较法比较法在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方

可以说,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但这个方法不是固定的,只要方法得当就是好方法。这也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无须遵循固定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取或创建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对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激发法

激发法主要强调教师提出问题的技能,即教师能否提出调动学生情绪的问题,进而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追求不同事物的新含义,对于知识的探索产生较强动机,进而勇于去发现新知识和新事物。当代教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钢琴人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投入大学钢琴学习中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和主体对象,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已经成年的他们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想法,对此,教师需要在爱护和尊重的前提下,使用启发式教育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各种问题,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在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此过程中通过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或寻找未知的知识来积极寻求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与之前单纯的说教方式相比更能动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之前积累的文化基础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优势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相当重要,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起到充分调动的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和探索,而这也是启发实施教育方法的关键。当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演奏奏鸣曲框架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与该作品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该作品的快板乐章中,呈示部和再现部的不同如何呈现,该作品在表现手法和乐曲性格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等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启发,引导学生对蕴含于作品中的深刻意义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进而将这种探索的结果融入之后的演奏当中去,实现创造性演奏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差异和个人经历,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时机通过指引和线索重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寻找问题关键的欲望,帮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最终在观点和方法上实现创新,使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还有一点也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允许学生大胆地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认可和鼓励,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投入新课题的探索和研究中去。

(二)形象思维

所谓的形象思维就是通过对特定事物的形象和外观进行艺术层面的概括,进而形成新的形象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反映。在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形象思维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不管是聆听演唱还是演奏指挥抑或是作曲等,都需要在生活和艺术上有丰富的联想。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丰富的生活和艺术想象力相结合。没有联想,音乐艺术很难给人带来生动之感,更不用说表现力和感染力了。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形象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综合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由于学习钢琴的时间相对较短,弹奏时很难协调手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手臂和手腕放松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了解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比较形象的理解。例如将手臂比作悬索桥,悬索桥的两端就是指尖和肩膀的关节,主要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悬索桥体通过联想,可以知道是自然下垂的,应用到手臂当中自然也应该呈现悬挂和放松状态。另外,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的手腕总是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压得过高或过低,这种动作会对于力量的平稳性产生不良影响,产生的声音效果不是较弱就是过硬,缺乏灵活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将手臂与水管进行比较,水管只要没有拧到或压到水流就会畅通无阻,手腕的过高或过低就相当于水管的拧到或压到,这导致力量的发出不均匀,产生的发音效果自然也就不协调。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可以快速在脑海中联想出相应的参考对象并及时调整他们的运动状态。(www.xing528.com)

另一个例子是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这首作品生动描绘了冬天的俄罗斯,音乐形象饱满而欢快。通过这首音乐作品,听众能够感受到广阔的雪原中,一位快乐的马车司机驾驶雪橇,随着铃铛的减弱,雪橇也逐渐远去。在钢琴演奏的过程当中,形象思维的产生主要是围绕乐曲旋律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形象或表现,并结合学生的艺术概括,最终在演奏实践中创造出一种反映音乐意义的新艺术形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想象双手用八度音阶演奏的旋律,就像五声性俄罗斯民歌一样,该音乐作品的中段音乐在音乐表现上更加欢快,这也就意味着右手的弹奏要使用轻巧快速的触键方法,只有这样,演奏出来的跳音才能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这种演奏方式能将雪橇飞奔时铃铛的声音充分体现出来。在作品的第48~50小节,右手分音符的快速跳音,使得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就像马蹄声在雪原上回响一样。

(三)比较法

比较法在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通过比较法学生才能对作品的演奏效果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对于作品的理解自然也就更加深入。当前高校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理性太过而感性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让学生在比较分析和指导中充分利用这种理性思维,注意比较、注重总结和归纳、组织知识和经验、激发情感和积极情绪,同时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重新整合音乐要素,最终使新的音乐形象得以建立,感知音乐语言的变化,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逐渐形成。

例如,通过比较,区分音质好坏与对错,进而指导学生调整触键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正确与错误的两种触键方式示范给学生,再结合理论解释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比较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辨别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音乐层面的审美能力和演奏质量。此外,通过对不同时代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并对组成音乐的音乐要素中的音色、力度、和声、织体等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对它们的差异包括音乐语言和风格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方面也非常有用。例如,在巴洛克时期,由于受到古钢琴结构和发声原理的限制,乐器的音量相对较小,在演奏中通常采用层面式地渐强渐弱,也就是演奏过程中力度的处理上采用阶梯式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而古典时期的钢琴由于与现代钢琴差异不大,与巴洛克时期相比钢琴的音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地拓宽,这也就意味着在弹奏该时期音乐的时候可以采用渐强、渐弱的变化,音乐表现力也更加丰富。浪漫主义时期,由于钢琴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音域得到了大大提升,从原本的四组半成为之后的七个半八度,这对于钢琴的表现手段和力度幅度而言都是一种极大提升。通过对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在风格和分寸的掌握上就会有一定把握。

此外,比较音响、录像中的大师版本对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来说也是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聆听和观摩,结合高校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独特个性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演绎”出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要在鼓励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通过比较,教师应指导学生对钢琴学习过程中许多相似的情况或演奏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将弹过的同一作家的作品或同一时期作家的作品加以归纳总结,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音乐语言和作品风格等等,久而久之,他们在类似作品风格的把握上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为今后的演奏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