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与成果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与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研究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探讨“创造力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要想顺利实现高效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以下一些教学原则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体现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原则的重要保证。(三)鼓励发散性思维,注重聚合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主要分为两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

高校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与成果

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般来说,研究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探讨“创造力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创造性思维教学,就教师本身来讲,乃是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励学生产生创造性动机和思维,并将其付诸行动,实现学生创造才能的不断提升。对于创造性思维教学而言,其内涵就是教师要通过平时的教学与接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启发,提升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想顺利实现高效钢琴创造性思维教学,以下一些教学原则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艺术和审美很难通过说教和灌输的形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只有通过沟通与培养才能慢慢提升。通过交流审美信息为师生的沟通提供了媒介,教学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关系。由于钢琴教学的特殊性,经常采用的课堂方式为个别课程,师生之间的紧密关系是其他课程不能比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基础,因为教师的言语、行动和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感受,进而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在创新型教学模式当中要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应该做到的就是改变之前长时间形成的纯粹基于教师示范和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形式。为了培养全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钢琴人才,大学钢琴教育必须采用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高校大学生作为已经成年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个性和相对比较成熟的想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爱护和尊重他们的个性。教育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并使用启发式教育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对他们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轻易否定。在当前阶段的教育改革呼吁当中,教育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的主观精神激发出来,让他们从内心爱上学习并投入其中。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时刻关注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在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的同时,适时做出适当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成功与失败,对于成功,教师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失败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避免严厉批评而是应该像朋友一样真诚指出,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中。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石,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更高的兴趣和动力,进而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成基于内心出发的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提高。

第二,应该给学生一些教学上的灵活性,这对于学生的独立创造力而言很有帮助。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所谓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来自怀疑,学生的积极思考始于发现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主观能动性的一个直观体现就是发现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言意义非凡。爱因斯坦认为,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问题,因为解决问题通过数字或实验技能就能完成,而发现新问题以及新的可能性则意味着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才能实现,也是科学真正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激发学生自觉地在弹奏过程中探索新话题,正是学生自主能动性的直观体现。如果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依然无法解决特定的问题,此时的教师除了解决问题,还会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指导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钢琴演奏研讨会活动,养成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和勇于进取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思维当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

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实践。在钢琴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差异既有先天的生理因素差异,如手指和力量等方面的差异,也有家庭条件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成长途径导致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也很大,再加上由于学习经历不同而导致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差异,等等。由于存在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解方面完全不同。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度时,必须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条件和接受程度有所考虑,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共同规律,又要对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实现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针对教学,必须充分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深入了解,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知识、记忆和理解力、音乐素质,还要对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学习态度等方面信息。教师应妥善处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积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体现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原则的重要保证。之所以会将这种教学引用到钢琴专业的教学当中,是因为钢琴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以个别课教学为主。例如,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而言,在演奏情绪高昂的音乐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不再激发他们的激情,而是训练他们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否则过于高涨的情绪可能会使弹奏出来的声音太过僵硬,情绪上呈现出急躁感。而对于性格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通过鼓励的方法让学生从内心层面坚强起来,进而调动身体,使自己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中进行弹奏并维持这种状态。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特点,并利用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弱点。对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这么简单,它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认真不断地探索才能真正实现。

(三)鼓励发散性思维,注重聚合性思维(www.xing528.com)

创造性思维主要分为两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其中,发散性思维(也叫作扩散性思维)是指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从方向、角度和层次等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或方法的思维活动。这种思考方式不依赖于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不受规则的束缚,而是从各种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有时候思考的角度甚至已经超越了常规。聚合性思维(也叫作求同思维)是一种基于目标需求的逻辑思维方式,其特点是集中思考。聚合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之间的区别在于,发散性思维总是在寻找新的计划、新的方式方法等。而聚合性思维是在所有不同的计划中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和经验寻找最好和最正确的方法。聚合性思维的特征是集中和求同。两种逻辑思维的关系是互补的。在高校钢琴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当中,应充分鼓励教学双方积极采用两种逻辑思维模式,为创新视阈下高校钢琴教学的新模式建设增砖加瓦。

譬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中,能将这两种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就是巴赫的作品,在他创作的音乐原稿中,除了音符外几乎没有其他方面的任何标记,这与其他明确标注速度、力度的乐谱差异很大,他的原稿除极少数表明触键方法外,大量的乐谱也不会对触键方法进行单独标注。这样的创作方式也就意味着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从多个方向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并选取一个最优的方式应用于实践。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要尽量富有创造性,避免将一些自以为是的条条框框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利用多种途径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个性与发展的最佳方案。

(四)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音乐这门艺术是非常富有创造性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学习音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勇敢提出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到钢琴教学实践当中。与传统评价方式不同的是,评价创造性音乐活动应更加注重过程,其标准和模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和多元,而不是刻板统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感知、体验和表达音乐。教学评价的重点也应放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面。

音乐教学的评价也要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双方进行评估,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并最终实现学生的成长与能力提升,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正因为如此,在设计教学评价方案之初,评价内容就要尽可能多元化,评价方式也要尽可能多样,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评价的着眼点,建立一种综合多样并且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而言,在评价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并兼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教学管理来说将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创新视阈下高校钢琴评价方式虽然要极具创新性,但也要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结合,也就是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综合评价,同时也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再加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等,再结合与评价对象的研究和交流等评价方式对教学双方进行总结评价。从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社会人才方面入手,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这是钢琴教学评价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就是说,教学评价也需要朝着鼓励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和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方向调整和转变。

在高校钢琴教学的评价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从学生的知识、技能等认知因素入手,非认知因素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个性人格等也是重点评价对象。钢琴教学评价有必要对钢琴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发展性评价。同时还需要评估学生学习的发展指标,这些发展性指标不仅包含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包括了知识扩展和整合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同时还应包含批评和创新能力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等诸多内容。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不仅是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重要体现,还是发展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纵观以往的高校钢琴教学评价,过于重视那些高难度音乐作品的弹奏水平而忽略或轻视那些拥有创新性思维和诠释的小作品,对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视域下高校钢琴教学评价而言,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死板的评分标准,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体验、表现音乐。对于富有创意、与众不同、又符合作品要求的演奏应给予比常规性的演奏更大、更难、更高的评价,甚至可以通过加分等办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展开富有创造性的演奏。

考虑到入学时综合高校大学生之间钢琴演奏能力存在不小差异,教学评价也要针对这些个体差异进行区别评价,不管是从评价标准而言,还是评价方式而言,都要充分考虑并注意学生发展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变化应该非常清楚,应详细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详细记录一方面增进了师生之间相互的理解和沟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客观、公正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必需的。评估的目的不是突出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而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评估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机会,通过评估,学生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以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与新型的发展型评价方式相比,之前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通过一些单调的考试形式来进行简单的定量评估,这种评价方式很难真正反映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真正发展,更无法真实体现钢琴专业教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对于差异很大的高校学生而言,很难真正做到合理而准确的评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