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与时俱进,教育也不例外。改革的显著标志是素质教育成为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培养综合素质成为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2001年6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与时俱进,教育也不例外。在全球教育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和教育理念革新的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改革原有的基础课程,构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音乐教育大纲(修订稿)》,标志着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正式启动。改革的显著标志是素质教育成为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培养综合素质成为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1]

自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探索中曲折前行,教育师资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失当,较少关注音乐之外其他领域的教学,更缺乏将音乐教育放在文化大背景下去做整体考量的宏观视野。有学者指出:

学校教育和音乐艺术自身均属于人类文化活动的范畴,音乐教育与生俱来便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这毫无疑义。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音乐课与单纯的“唱歌”或“唱歌加乐理”相等同,这种对音乐教育的片面认识,削弱了音乐教育应有的人文内涵。[2]

尽管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存在种种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系列政策的适时出台,对中小学生音乐常识的普及、音乐技能的掌握、审美观念的养成、综合素养的提高等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1年6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由此,素质教育改革得到了深化。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和结构,构建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的提出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它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2001年,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规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唱游、欣赏、器乐;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部分。

(1)感受与鉴赏。该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体裁与形式及音乐风格与流派的学习。

(2)表现。音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部分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的学习。

(3)创造。音乐创造是学生发挥思维潜能和想象力的学习领域,是发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的学习。(www.xing528.com)

(4)音乐与相关文化。它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通知包括19 个科目,这些科目的课程目标集中体现了时代进步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通知颁布前,教育部曾三次大规模地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价值、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调整和完善,突出学生的发展和音乐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力求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保持高度一致,使之更加符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课程性质更加明确。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独特性质。

(2)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

(3)音乐特点更加突出。强调音乐的实践性、不确定性、抽象性、时间性以及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4)内容标准更加具体。在分学段内容标准的表述上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

(5)设计思路更加清晰。增设了课程设计内容,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

(6)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人文性。强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7)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将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改革,重新归纳、梳理、整合和提炼“课程目标”中“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充实并改写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对旧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不科学、不严谨、不完善的内容标准加以修改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