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音乐学院最早诞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后,意大利一直引领着西欧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虽然在18世纪晚期意大利专业音乐教育的整体地位在下降,然而作为西方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鼻祖之一,这里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依然产生了很多闻名于世的歌剧作曲家和歌唱家,意大利也因此而成为欧洲近代专业声乐教育首先发生重大改变的地方。意大利的音乐学院在19世纪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在声乐教育领域,并且在此后继续引领着专业声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1.米兰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歌剧的发源地,早期歌剧在这里诞生、成型和发展,意大利是引领歌剧潮流的地方。创立于1807年的米兰音乐学院诞生了一代伟大的声乐教育家——兰佩蒂父子,他们著名的教学活动带动了整个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
弗朗切斯科·兰佩蒂是当年米兰音乐学院最著名的声乐教师,他于1850年开始了在米兰音乐学院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教学。虽然他的发声方法被认为与旧的意大利发声方法非常相似,但他在那里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他的学生包括苏菲·克鲁韦利、艾玛·阿尔巴尼、圣哥达·阿迪里盖利、西瑞·阿赫图、索纳·阿斯拉诺夫、大卫·比斯法姆、伊塔洛·坎帕尼尼、维尔吉利奥·柯里尼、弗朗茨·费伦奇、弗里德里克·格律恩、特丽萨·斯托尔兹、玛丽·范·赞特、玛丽亚·沃达迈、赫伯特·威瑟斯彭、莉兹·格雷厄姆这样一些享誉欧洲的歌唱家。并且,他还撰写了关于声乐教学问题的一些论著。他的儿子乔瓦尼·巴蒂斯塔·兰佩蒂幼年曾在大教堂的唱诗班担任歌手,并且在音乐学院随父亲学习声乐,同时学习钢琴。之后,乔瓦尼在音乐学院担任伴奏。乔瓦尼比谁都了解父亲的教学方法。他声称,自伟大的“阉人”教师安东尼·伯纳基以来,弗朗西斯科·兰佩蒂的教法更好。后来,乔瓦尼也开始在米兰音乐学院教授声乐,位列当时的教授名录之中。乔瓦尼·兰佩蒂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三至四个学生一起上课,每个轮到的学生将获得指导,而其他的学生可以从观察中得到启发。他被说成是一位严格、不轻易表扬学生的教师,但学生在有杰出表现时会受到热情赞扬。他的许多学生成为国际歌剧明星,其中包括艾琳·阿本德罗思、马塞拉·森布里希、欧内斯廷·舒曼·海因克、保罗·鲍斯、罗伯托·斯塔尼奥、大卫·比斯法姆和弗兰兹·纳赫鲍。乔瓦尼·兰佩蒂不仅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声乐教师,他还著有《美声唱法的工艺》一书。《声乐智慧:乔瓦尼·巴蒂斯塔·兰佩蒂的格言》就是根据他的讲课记录整理而成的。
在米兰音乐学院担任过教学的著名教授不仅有兰佩蒂父子这样的声乐教育大师,还有诸如阿米卡利·蓬基耶利和萨尔瓦托·卡西莫多这样的歌剧创作大师。卡西莫多是20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之一。195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赞誉为:“他的抒情诗,在我们自己的时代中以经典的热情表现生活的悲惨经历。”
正因如此,19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音乐家纷纷在这里学习和研究意大利歌剧,探索意大利歌剧的奥秘。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到这所学校,这里的老师帮助学生完成意大利歌剧角色的演唱和表演,再从这里走向世界。到了1891年5月,由于当时意大利歌剧正处于威尔第的歌剧时代,学院也被正式命名为“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作为意大利最重要的音乐学府之一,米兰音乐学院已经在意大利规模最大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立足。今天在这所学院中,除了声乐之外,所有西洋乐器的学习培训都能实现。米兰音乐学院是19世纪意大利专业音乐教育成功实现转型的典范之一,是每个想要登入意大利歌剧艺术殿堂者的必经之路。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现为“欧盟苏格拉底和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成员之一,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至今,各个国家都有很多音乐追求者前去求学。
此外,1849年成立的佛罗伦萨地区音乐学院以及1866年成立的都灵威尔第音乐学院都是至今仍享有盛誉的欧洲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2.德奥正规音乐学院的诞生
德国有着悠久的传统音乐历史,但在19世纪之前,奥匈帝国的专业音乐学校仅仅是单纯的社会机构,还没有明显的起色和发展。到了19世纪,德、奥出现了很多新的专业音乐团体,创建了许多专业和业余的管弦乐队和合唱团,为此涌现出许多满足培养职业乐手需要的培训机构,德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创立了许多至今仍然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院校。
1803年,当时普鲁士的作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泽尔特向普鲁士政府上交了一份8 页的意见书,指出:应提高普鲁士音乐学院对于时代的影响力。泽尔特承袭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认为音乐对整个民族的性格有重大影响。受当时启蒙教育的影响,泽尔特将教化视为音乐的一个目标,强调音乐对于宗教、道德,尤其是民族性格和精神的重要影响。他阐述了过去七十年音乐对德意志民族的重要意义,指出巨大的音乐成就使得德意志民族有着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而音乐的衰落将会影响德意志民族严肃和持之以恒等本质特性。泽尔特的理念促使普鲁士政府加强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政府决定大力扶持各种音乐活动。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逐渐脱离宫廷与教会,面向更普通的群众,其教育功能被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泽尔特的这份意见书是研究德国音乐的重要文献。
柏林音乐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德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其前身为表演声音艺术的皇家学术学院。该校在成立于1850年的斯特恩学院的基础上,由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倡导于1869年合并而成,这里汇聚了当时享誉德国的一批著名音乐家。今天已是德国具有完全大学资格的艺术院校之一。
1808年,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出现建立音乐学院的呼吁。1811年,《音乐教育机构纲要》在维也纳出版。一年后,一个以建立学院为首要目标的组织“音乐之友协会”在维也纳诞生。最初,音乐之友协会在1812年仅仅是创建了一个合唱团,直到1817年才将这个团体改建为一所音乐学校。这所学校在1819年增设了小提琴课程,在1821年作为一所音乐学院正式开办。虽然一些文献记载曾提到泽尔特于1822年创立了柏林音乐学院以及创立于1833年的作曲学院(创建者没有记载),但没有见到更为详细的资料。因此,根据目前所见文献记载可以确定的是,1817年,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创建了维也纳音乐学院,这是那里的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1909年1月1日,帝国决定将学校收归国有,作为音乐和表演艺术的皇家学院。(www.xing528.com)
莱比锡是一座音乐城,作为德国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莱比锡也有着深厚的音乐渊源。著名音乐家巴赫、瓦格纳、格里格等都曾为莱比锡这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带来耀眼的光环。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于1843年创立的莱比锡音乐学院,是19世纪德国的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也是德国最古老的音乐高等学府之一。
这所大学现在全名为“莱比锡音乐与戏剧学院”,创立于1843年4月2日,地点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是德国最古老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德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该校成立后不久,即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音乐学院之一。1876年,该校被命名为莱比锡王室音乐学院(现为欧洲音乐学院联合会会员)。多年来,该校培养了众多杰出的音乐家。莱比锡音乐学院可以说是德国专业音乐教育史上重要的一笔财富。
3.德奥音乐学院的器乐教学
19世纪,德累斯顿的皇家宫廷乐长莫拉基联合著名作曲家韦伯和瓦格纳提出了在德累斯顿建立一所音乐学校的建议。1856年,皇家乐团的小提琴家弗里德里希·特罗斯特勒在德累斯顿建立了第一所音乐学校,该校于1856年2月1日正式开办。这所学校虽然仅仅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教学机构,但在1881年被冠以“皇家”的称号,更名为“皇家音乐学院”,并在1881年到1918年间成为皇家赞助的一个教育机构。[4]从一开始,这所大学的教育目标就被确定为训练城市乐队的未来乐器演奏家,所以它是一个突出音乐表演的教学机构。1951年它成了音乐学院,并以“卡尔·玛丽亚·冯·韦伯”命名。[5]
科隆音乐学院是德国19世纪专业音乐教育中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希勒在1850年创立并担任首任院长。今天,作为科隆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先驱者和科隆最著名的音乐学院,该校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音乐学院之一,是德国著名的一所公立性质的艺术大学。
当年享誉全球的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为了实现自己的交响乐理想,1835年尝试在家乡魏玛建立一所专门培养管弦乐器演奏家的学校,以期能够有效地培养正规化、专业化和实用性的音乐人才。1850年,他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一笔交易,在魏玛开设了早期的音乐专门学校,使这里开始有了自己的专业音乐教学机构。1872年,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学生卡尔·穆勒哈图姆(Carl Müllerhartung)在这所音乐学校的基础上建成了交响音乐学院,专门教授管弦和乐器(钢琴)的演奏技法,1872年6月24日正式开学。此后,又陆续开设了声乐、戏剧和歌剧等科目,并将这些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既能表演又可传授音乐综合知识技能的音乐类高等教育人才。该校从成立开始校名就不断更换,为纪念创校者,终于在1956年正式命名为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现在,这所大学提供所有的管弦乐器演奏、钢琴、指挥和作曲课程,是一所专业性质的高等音乐学府。
慕尼黑音乐学院成立于1846年,初为一个私人学院,后被称为“皇家音乐学院”。在瓦格纳的建议下,它于1867年由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批准转入巴伐利亚皇家音乐学校。此学校由路德维希私人资助,直到它在1874年转为国立性质。它曾被多次更名,从皇家音乐学院到国家音乐学院、音乐大学(慕尼黑音乐学院),最后是在1998年成为音乐与戏剧大学(慕尼黑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1878年,法兰克福已经建立了一所名为霍克音乐学院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这里汇聚了克拉拉·舒曼这样的著名钢琴家和拉夫、塞克莱斯、洪佩尔丁克等作曲家,他们艺术造诣深厚,是很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霍克音乐学院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作曲家的普菲茨纳、麦克道威尔、珀西·固安捷、保罗·欣德米特和恩斯特·托克以及著名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和汉斯·罗斯鲍德等。学院教学蓬勃发展,并已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享有全球声望。1933年4月,当国家社会主义者在德国上台时,塞克莱斯(指挥家)、赛贝尔(世界上第一个爵士音乐团体的负责人)等12 名优秀的音乐家教师因是犹太人或外国人被开除,霍克音乐学院被降级为一所音乐学校(霍克博士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校)。1938年该校又以“音乐大学”的名称建立,1940年的名称是“皇家音乐学院暨霍克博士的音乐学院”,但在1942年又降级,留下的全名是“音乐大学”的副标题“霍克博士的音乐学院”。音乐学院的创始人约瑟夫·霍克去世时曾留下遗嘱,明确表示不要改变“霍克博士的音乐学院”的名称。但今天法兰克福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的名称已经完全改变,成为一所远离了霍克音乐学院历史的、新的和独立的大学。
此外,1857年,勒贝尔、福伊斯特、斯派德尔和斯塔克四位音乐家在斯图加特创建了一所音乐教育机构,该机构在1865年被命名为学院,这就是现在的斯图加特音乐学院。从1869年起,它被命名为符腾堡王国的“皇家音乐学院”,从1921年起成为“符腾堡州音乐学院”,现在是符腾堡大学的音乐学院。
创建于1873年的不来梅艺术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是德国最成功的艺术机构之一,其中包括美术与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
以上这些德国著名的音乐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音乐家和音乐教育者的任务。到19世纪末期,德国已经逐渐建立起音乐院校网络,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乐器教学、声乐教学、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等多门学科体现了思想活跃、形式多样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