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音乐教育史简编:探讨母语教育观与科学教育观

中外音乐教育史简编:探讨母语教育观与科学教育观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开始转变,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了母语教育观与科学教育观。由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可窥一斑。在早期教育世俗化的发展进程中,这两位英国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科学实验是探索新知识的必然途径基础上,培根建立了科学教育观。

中外音乐教育史简编:探讨母语教育观与科学教育观

英国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开始转变,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出了母语教育观与科学教育观。

1.母语教育观

文艺复兴带来的一大进步即是对民族语言的运用。在此之前的中世纪方言歌曲的产生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感受,并在一定范围内流传;而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民族语言文字受到重视并得以流传。

学习本民族语言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同,是人的精神来源。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斯格贝尔·里奥提出:

在困难时期逃向母语,挺过危险之后又与之分离……这里的危险是:同那些独立于人的力量相对,母语的力量同人自身及其意志相联系。母语的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每个个体每天必须重新获取;母语的力量触及生命的所有领域,但只能通过人类起作用。因此,它对民族的影响的强度是和它的承载者的时刻准备性紧密相连的。[13](《日耳曼的态度为母语》)

魏斯格贝尔把古希腊罗马两个古老的民族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态度进行了对比,他表示,希腊人重视被称为“三艺”的文法、修辞和逻辑,也就是将词汇分为了三类,可见希腊人对语言的研究剖析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正如魏斯格贝尔所言,希腊对于语言的认识功能太过于重视,把语言局限于工具性的认知使语言的“母语”概念被埋没。但是相对而言,罗马民族已经意识到民族语言的重要性,“父亲的字”(拉丁文:patrius sermo)一词就是这个民族词汇“母语”的表达,罗马人深知保护民族特征的重要性。从上文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无可比拟,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才能算是完整的,也可以说语言文字的诞生就代表了这个民族的真正成立。每个民族对于自己的语言都有特别的态度,我们需要仔细研究本民族的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自一出生就被语言环境包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直至成人,这种成长环境就包括了语言,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被母语塑造着。这种影响是终身的,而且是无法抽离的,因为你在生活中会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母语的包围,包括语言、手势等。由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可窥一斑。

上文曾提到过的乔叟,其与英语的推广有很大的关联。乔叟作为一名诗人的身份是在15世纪才被人们挖掘的,这也正是英国作为有特色的国家出现的时期,英语开始逐渐被普遍使用。乔叟在其赞助者兰开斯特公爵(Duke of Lancaster)的影响下愈发感受到以英语创作文学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应用英语创作才能使英国培育出自己的文学,才能壮大英国。在这一时期,英语文学强烈冲击着法国文学给英国留下的影响,乔叟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致力于英语文学的创作,创作了不少经典作品,例如《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使用伦敦方言创作的;除此之外,还有《珍珠》《情人的自由》等。学者们对于乔叟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英国民族语言成熟的标志性人物和民族自信的力量源泉。

马尔卡斯特和老布林斯利等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提升英国本民族语言地位的理论,他们均强调民族语言在文学中的重要性。马尔卡斯特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母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撰写《定位》(1581年)和《基础》(1582年)这两部著作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基础》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当拉丁语仍然在教育中拥有至高的威望时,马尔卡斯特给大家做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示范,他认为英语存在巨大的潜力,能够满足当时保留地位的拉丁语的所有功能,因此马尔卡斯特呼吁英语应被更广泛地使用和尊重。同时,马尔卡斯特提醒人们要继续编撰教材和学习语言。

老布林斯利最著名的著述是《游戏文学》,或称《语法学校》。他在书中探寻了进入学习的第一个入口以及如何继续达到完美最高境界的方法。这部著作以两个校长对话的形式,用巨大的篇幅讨论了年轻人的教育,表明了注重白话语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塞缪尔·哈特利布于1635年通过系统性的阅读方法调查提出,他的《局部造像》一书是获取广泛知识文本的有效途径。在早期教育世俗化的发展进程中,这两位英国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除此之外,英国人民识字率的提高也可以说是英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约在15世纪的时候英国就有超过50 万的人口有识读能力,这种文字识读能力普及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刷术的出现和推广。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想要获得一本书的方式除了自己抄写之外就是请人抄写,但是这种方式生产的书价格非常昂贵。而印刷术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所以很快就在人群中流传开来。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书籍广泛流传,人们获得书籍更加容易了,这使得更多的人能接触到书籍,不仅是上层阶级,中层阶级也可以更加方便地阅读书籍。

2.科学教育观(www.xing528.com)

英国16—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是新科学运动的倡导者和阐述者,他率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十分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为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科学实验是探索新知识的必然途径基础上,培根建立了科学教育观。

(1)科学实验是探索新知识的必然途径

培根认为,智力必须通过练习方能提高,由此必须对古代文献进行取舍,从科学实验中探索新的自然知识。对于这一点有人提出,培根所提倡的自然科学论述为今后的科学时代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对立的起源。培根认为科学归纳法应该分为四个步骤,即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排斥法和解释自然,这四步缺一不可,层层累积,而且他讲到其中的否定过程是真正完成归纳法的基础,只有对材料不再否定而是赞同,那么归纳法才可以完成。培根认为:“格言的著述有许多好处是论文著述所不及的。”[14]他推崇用格言进行教学,因为格言表现出的都是精髓,没有例证、实验的干扰,是纯粹科学性的,而且格言的长度也是著述所不能达到的,它的短小精悍更有利于人们受到启发,从而促进世人更加勤奋地思考问题。培根提出的科学性虽然还不成熟,但可以说是创新性的。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思想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辩证法观点,这为人们认识自然和发现经院式教育的荒谬之处建立了很好的基础。培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和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用脚踏实地的精神去探索自然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培根认为:

在一切轻浮意见都化烟散净之余,到底就将剩下一个坚实的、真确的、界定得当的正面法式[15]

(2)科学教育法的诞生

培根倡导的启发性教学是针对专断的教学模式而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好比是一根线,而教育者要做的是教授给人继续使用那根线的本领,只有教会知识产生的过程与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与融会贯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根认为教学必须根据人的年龄等特点划分学习内容,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培根还要求学习应该从较为容易的地方入手,之后再往复杂难懂的地方过渡,这其实也在无形中使学习者把所学内容进行预览、筛选。

对于因材施教,培根举例说,如果是一个不专心的学生,可以让其练习数学,因为数学需要专注才能完成。培根所提出的“研究某种细腻特别适合某种科学,乃是一种极聪明的办法”[16],即是他所发现的人由于个体的差异,会在一些科目的学习上更容易进步和精通。

培根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原则颇为精到,有一些至今我们都还在倡导,例如教学中的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科学归纳法,以格言、警句来传授知识的形式,问题与解答,强调练习的重要性等教学方法,被不少国家奉为圭臬。培根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彻底转变了中世纪的艺术教育理念,奠定了其作为今天“人性教育”基础的地位。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受社会结构变化和教育观念变迁的影响至深,因此也做出了改变来迎合新时代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