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化总是会对教育产生影响。14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向北欧、西欧扩展,意大利的教育变革逐渐蔓延到周边国家,许多教育家将意大利的学校模式照搬到他们那里,并根据不同的国情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英国深受意大利的影响,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紧随其后在教育上做出变化的国家。
14—15世纪的英国可以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国家在饱受瘟疫、灾荒和暴动的不安因素困扰之下,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农奴制被取代,中间阶级的壮大使得社会结构发生改变。而且英国在战争中一般占有主动权,扩张的雄心令其沉醉于战争中得到的利益,侵占的领土和获取的物资使得英国的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繁荣令英国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之貌。英国是在战争中不断成长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之逐渐由一个没有民族意识的国家变得独立自主,直至建立起民族语言,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到了伊丽莎白时期可以说英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伊丽莎白女王利用其敏锐的政治灵感,使得英国不断壮大,而且博学的女王在文艺上也颇有建树。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其开明宽容的政策使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诗歌、散文、戏剧的空前繁荣,同时带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在此时发展到了至高点,并因此而得以广泛传播。而且伊丽莎白一世本人也颇有文化修养。凯瑟琳·钱珀瑙恩教伊丽莎白四种语言:法语、佛兰芒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当威廉·格林达尔在1544年成为伊丽莎白的导师时,伊丽莎白能够写英文、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在格林达尔这位既有才华又有技巧的老师指导下,伊丽莎白在法语和希腊语上取得了进步。格林达尔在1548年去世后,伊丽莎白接受了罗杰·阿沙姆的教育。她自己也从事写作和翻译,她曾亲自翻译过贺拉斯的《诗歌艺术》。
而连绵战争的背后是劳动人口的锐减,这时农奴制刚刚开始改变,农奴们反抗沉重的劳务负担,他们希望能更自由地选择工作,希望可以用货币地租的形式替代劳役地租,来换取一些自由。而贵族群体也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旧贵族因为经济上无法负担奢侈的生活而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贵族,也就是所谓的商人贵族,他们利用经济能力获得贵族的头衔,并且依靠与王室的密切联系得到其支持,商人贵族与国王其实是一种相互的利益关系。
14世纪正是英国教会与国家争夺领导权的重要时期,此时教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其间颁发的《圣职受职法令》和《王权侵害罪法令》就是国家做出的反教皇斗争的明证,这为王权的独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因如此,英国政权的重要转变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从根本上动摇了教皇的统治地位,为教育包括音乐教育的变化埋下了伏笔。英国在文艺复兴早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而英国著名文学家杰弗雷·乔叟正是意、英两国互相影响的有力例证。
乔叟被称为英国文学之父,是公认的中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他的人生可以说与英国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377年开始,乔叟多次代表爱德华三世出使欧洲大陆,接触了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人的作品,正是由于受到这些作家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乔叟的创作思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此时的作品很多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有着很明显的继承关系,例如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作品中有对教士的讽刺和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正是人文主义精神之所在。不仅如此,乔叟把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拓宽了英国文学的写作体裁。而且其在写作内容上也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例如对于升天场景的描述——由天鹰引路就是受到但丁《神曲》中维吉尔引路升天的启发。这些英国文学作品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功给英国带来的影响之深,引导了英国的人文主义进步,更为后来英国文学以及音乐的转变开辟了道路。乔叟的作品中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是此时的英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人文主义思想,可见他受意大利“人道主义”精神影响之深。不仅如此,乔叟的作品更是直接影响了英国的文学,此后的莎士比亚、雪莱等文学家受之影响颇深。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教育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培养绅士为主要目标、对英语的重视以及实用性学科的教授等,英国的学校教育也开始转向世俗化。
根据史料记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学校大致可以分为文法学校和世俗学校两类。英国的文法学校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但是在那时文法学校是为教会服务的:“中世纪初等教育主要教授教义如何问答,读以及写;中等教育是针对拉丁语的文法教学。”但是,随后的英国在经受了黑死病的洗劫后,大批的人口流失,而牧师与教士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更是其中的受害者,因此,由教会完全控制的文法学校开始减少,新的文法学校开始出现。“到了14世纪,国王、社会名流、政治家以及教会组织和各种社会团体捐赠或提倡为贫民子弟开办文法学校,这也是最早的公学。”[10]
而当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后,英王亨利八世不仅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宗教上的最高统治者,英国所有教会不再听罗马教皇的指挥。自此教会统治下的文法学校受到迫害,而新的文法学校在国家的领导下开始发展。有了国家政府的支持,文法学校开始逐渐增加。不仅如此,人文主义学者和富有的工商业者也出资创办文法学校,如1509年人文主义者科利特创立圣保罗文法学校;有些城市,如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用没收来的修道院财产于1552年创立了文法学校;1561年商人泰勒建立了泰勒文法学校;等等。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国王设立了专门的两个委员会来资助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面貌。1530年,文法学校的数量是300 所,到1575年增加到36 060 所。威廉姆·哈里森在描述1577年的教育状况时曾骄傲地说:如今,在女王陛下统治下的英国,文法学校遍布于每一个城镇。在每一所学校里,老师和助教们都过着富裕的生活。(www.xing528.com)
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法学校是每个阶层的孩子都渴望去学习的地方,受培养目标的影响,文法学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对古典著作的学习,以培育学生不凡的素质和修养。这类文法学校可以说是中下层孩子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在当时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创造条件送孩子去学习。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英国文法学校从由教会完全控制直至世俗化的过程,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些文法学校还不能说是完全的世俗学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天主教与民族相结合的产物。
英国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冲击下,教育开始世俗化,不仅文法学校发生了重要转变,城市中也出现了世俗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工商业的子弟,以教授读、写、算为主,条件比较简陋。还有一类是专门为下层子弟提供教育的读写学校,用本民族语言教授基础的读写知识和技能,这为后期的初等学校教育打下了基础。这类学校的出现扭转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学校教育在此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形态的转变同时带动了经济、教育的变化,此时的教育由原来的教会垄断转向世俗化。在中世纪,可以说是教会统治的天下,所有的子民必须完全服从上帝(也就是教会),这时的文化活动是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的,从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人在上帝面前的渺小和必须臣服。而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从此逐渐摆脱了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社会无论是在生产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解放。
我们常说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转入近代的契机,虽然新的学校在文艺复兴开始时并不多,但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学校格局的变化说明:当欧洲社会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后,随着14世纪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不同阶层的矛盾日益激化——新兴资产阶级与教会之间、城市工商劳动者与封建贵族之间以及平民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冲突充斥着那个时代。“新”“旧”两种社会势力经历了反复、激烈的斗争,教育长期(近千年)由教会垄断的局面受到猛烈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虽然各类学校仍然在教会的掌控之下,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内容由原来的呆板冰冷的经院式教育向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