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琴乐的传教与教学理论

清代琴乐的传教与教学理论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是我国琴乐传授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琴乐在文人中广泛传播,而且产生了至今仍有影响的琴乐教学理论。清代的琴学教育理论甚多,有的专谈琴学教育理论,也有在其他方面涉及琴学理论者。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将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由此在历代均产生了一些应用型的音乐教学理论,这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理论中的重要一支。

清代琴乐的传教与教学理论

清代是我国琴乐传授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琴乐在文人中广泛传播,而且产生了至今仍有影响的琴乐教学理论。《琴史初编》载:

清代的琴人很多,仅见于记载的就超过千人,其中以经济文化发达的吴越地区最为集中。一些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琴家多出在这一地区。他们继承了明代琴人的传统,不少同好者朝夕相处,互相切磋,共同研讨;有的定期聚会,组成琴社,经常交流观摩;有的遍访外地琴友,广泛吸收各家之所长,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演奏。一些知名琴师在子弟和琴友的帮助下,辑印了自己的传谱。清代编印的谱集超过明代一倍以上,有些流行的版本多次再版,同时还有不少未及刊印的抄本、稿本传世。这些情况都说明琴曲艺术,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1]

上述材料体现了清代琴乐活动的广泛性以及琴乐教育的普遍性。

清代的琴学传教不仅传授演奏技巧,还包括观念行为的传授。明末清初的琴人韩畕就是一位将琴视为人格象征的琴家,如果在他弹奏曲子的过程中有听者谈笑,不重听琴之礼,他即推琴而去,不再弹奏。正因为此,他终生穷困潦倒。清代的琴学教育对日本的琴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77年,杭州永福寺住持(清初琴家)蒋兴铸因避乱东渡日本,带去了五张琴以及《松弦馆琴谱》《理性元雅》《伯牙心法》《琴学心声》及自己撰写的《谐音琴谱》。在日本,医生入见竹洞、幕府旗下志杉浦琴川等向蒋兴铸学琴。琴川又将中国的琴学传给小野田东川,东川又以此为业继续传授中国琴学。在古琴流派中,广陵派在琴乐教育上影响较大,其创始人徐长遇将他的琴艺传给了长子徐祜与三子徐祎,二人就是以琴艺倾倒四座,一时京师盛传“江南二徐”。之后徐祎又将琴艺传给其子徐锦堂,徐锦堂又将琴艺传给了广陵派鼎盛时期的吴灴。吴灴学琴特别专心,他吸收各种琴学理论,研习琴曲,并编有琴曲82 首,名为《自远堂琴谱》。吴灴又将琴艺传给了弟子先机和尚,之后又传给扬州建隆寺的方丈汪明辰。汪明辰平生经常收琴徒,人数众多,其入室弟子有秦淮瀚和丹徒羽士袁澄。由此可以看到广陵派的一个脉系,其中既有文士之间的传教,又有文士与僧人以及僧人之间的传教。

清代的琴学教育理论甚多,有的专谈琴学教育理论,也有在其他方面涉及琴学理论者。不论是哪一种,都对清代的琴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蒋文勋在《二香琴谱·自序》中谈学琴的“虚心”时,提及他的老师韩桂“凡是遇到名家,一定会虚心请教”,并进一步总结。蒋文勋还悟出了学琴如果不能得其门、登其堂、入其室,是无法知道其中的无尽宝藏的。在弹琴技艺的训练与得其曲意的关系上,他引用了老师韩桂的话——“汝老老实实弹去,工夫既到,纯熟之后,有不期然而然者”来说明经过认真学习技巧纯熟之后,自会“有不期然而然者”;同时他还讲到了“匠才”与“艺才”的不同,即学琴首先要有自己的“心得”而不是“摹拟”,这样才能得到琴曲的真意。(www.xing528.com)

在《二香琴谱·琴学粹一言》中,蒋文勋不仅从教学的角度对弹琴的技法做了详细的阐释,而且还从琴乐审美的角度谈演奏技术的处理,将琴的音色书法相比较,提出了“指下之有绰注,犹写字之有牵丝侧锋也”的美学思想。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其琴乐教育理论。

在清代众多的琴学教育理论中值得一提的是祝凤喈的《与古斋琴谱》暨《与古斋琴谱补义》。这两部著作谈及琴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琴学教育理论的有“按谱鼓曲”中“心”“手”“耳”“目”的配合应用,不同师传曲谱、指法的不同以及“按谱鼓曲”与“留神习听”的关系等。另外,祝凤喈对琴曲弹奏的音调、节奏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提出了“修养鼓琴”的美学思想。在琴学传教中,他还提出,除修身养性外,“教学相友、以道合言,非以艺玩言也”,认为琴的教育是在志同道合者之间进行的,而“非以艺玩言也”。祝凤喈还对“计认金资,是以货取”的教琴行为予以了批判,认为这违背了琴道之本。

清代琴学教育中,琴谱的编订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琴乐的传教经验与心得、风格流派特征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琴学审美思想,都是通过具体曲谱的编撰而体现的。以《五知斋琴谱》为例,该谱浸润着各琴派传教中的各类教学、演奏经验。因此,这本谱集的流传也不限于某琴派,而是被许多琴派所接受、采纳,在琴乐教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将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由此在历代均产生了一些应用型的音乐教学理论,这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理论中的重要一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