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历史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历史简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中有着类型丰富的音乐教育,教育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文人、服务宫廷的专业乐人、民间乐人等。[20]这也充分说明春秋时期的音乐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时期,其中关于乐舞的思想讨论在这一时期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历史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在这一社会文化转型期,许多文化现象显现出双重结构现象,体现在教育上则是官学和私学并用,音乐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1.官学和私学

春秋战国之前,官学主宰礼乐教育;春秋之后,官学逐渐衰落,已经不是周王室一个中心,而是向各个诸侯国转移。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势力日渐强大,周天子也逐步失去“共主”地位,各诸侯国的地主阶级逐步取得了政权,在这种背景下,“士”阶层出现,这是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士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游离出来的,也有部分属于平民阶级或新兴地主阶级。周王室东迁以及几次争王位事件使得王宫的文化官吏流落各地,最终成为历史上最早靠传授知识谋生的士。其中不乏掌管音乐礼乐的官吏。如《论语·微子》记载,周王室掌管礼乐的大乐师挚到了齐国,二乐师干到了楚国,三乐师缭到了蔡国,四乐师缺到了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到了汉水附近,少师阳和击磬的襄移居海边,等等。这些原来的文化官吏因为失去了官职,就转而担任私学的教师。这种状况使得周代的礼乐文化比以往有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以前局限于王室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表演内容以及各种乐器的使用方法等也随之传播开来,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周王室依然有音乐教育,其内容也还是国子的乐教和乐师、乐工的技能及表演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中有着类型丰富的音乐教育,教育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文人、服务宫廷的专业乐人、民间乐人等。

列子·汤问》记载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本事全部学会,就自以为全部学会了,于是向秦青告辞想回到家中。秦青没有阻止他,而是在郊外为他摆酒饯行,拍着乐器唱了一首哀伤的曲子,树林都为之动容,云彩也忍不住停下来倾听。薛谭听了他的歌,知道自己的本事远不及老师,也就是还没学会,于是马上向老师道歉并且恳求老师继续教自己,自己不想回去了。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音乐教育属于口传心授、师徒教习的私人教学形式。而《乐记》中也已经有了关于歌唱技术理论的描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更是记载有关于歌唱教学和时间的理论:“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20]这也充分说明春秋时期的音乐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

受宫廷乐师流散以及私学教育兴起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琴学有了广泛的传播,琴学在士阶层传习并产生了较为专业的琴家。而琴学的修养也逐步演变成文人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时期,其中关于乐舞的思想讨论在这一时期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而关于音乐教育的思想,则隐含在各个思想家的众多言论中,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能歌善舞,会演奏多种乐器,具有非常高深的音乐修养。

孔子认为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乐舞调和人的身心,养育人的性情,最终目的是完善人的道德。他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这个道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说的也是人如果没有仁爱的心就没有办法和音乐相通。《礼记·经解》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21]他认为乐舞可以使人广博易良,恭简庄敬,一个人要有完善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具备礼乐操行,人的进步也取决于礼乐的学习和完善。孔子关于成人的论述也能够反映出他对乐教作用的重视。《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从中可以发现,孔子理想中的成人标准是具备智、仁、勇、艺、礼、乐。其中的“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知识和本领,而“文之以礼乐”则非常明确地表示了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体现了他音乐教育的道德思想。因为西周乐教的等级是严格的,“礼不下庶人”的规定是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有教无类”的思想则打破了这种等级限制。当然,孔子虽然在教育上突破了这种等级制,但是在用乐上仍然认为必须遵守周代礼乐的等级制度,《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对季氏八佾舞于庭表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对孔子这种观念的最好佐证。(www.xing528.com)

3.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孟子(公元前327—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鲁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司马迁在《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受教于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2]。但是,孟子认为虽然人性本善,却因为有生理欲望,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恶的结果,所以人需要修养,以保存人的善之本性。而音乐教育是保持人的善之本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因为“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23]。意为凡是同类的事物,其主要的方面都是相似的,圣人与其他人也都是同类的人。孟子举了例子说,提到音乐,天下的人都期望能够像师旷那样,这是因为全天下人的听觉都是相似的,耳朵对于声音的感觉大致是相似的。这从经验的角度提出了美感的相似性理论。也正是因为“天下之耳相似”,所以才能够通过音乐教育使人完善。

由于音乐具有情感陶冶教育功能,所以可以“明人伦”,“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24]。孟子把“仁”“义”“礼”“智”“乐”等结合起来讨论音乐教育,本质上还是儒家的乐教思想,也即通过礼乐教化达到人的完善。孟子“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25]更是说明他认为通过音乐获得的情感体验对人的影响要超过言语的说教,从中可以看出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4.荀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荀况(公园前313—公元前218年),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时吸取道、墨、法各家的思想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

荀况的音乐教育思想建立在其“人性恶”的基础之上,因此,他更加重视后天的礼乐教育,同时强调礼乐教育的原则,认为乐不能越礼,否则,便是“淫邪之声”。他认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音乐抒发情感,使人快乐,是人情所不可避免的情感表露,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再因其具有“化人”的作用,因此,荀子认为以礼乐行教化是必要而且可能的。但是,荀子同时认为:“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告诫用乐不能得意忘形,需要一定的形式和引导,人要快乐须懂得礼乐规范。从中又可以发现荀子对乐教内容的规定性。

荀子认为礼乐教育是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他认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听《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其焉”。音乐的作用巨大,可以让人胸怀开阔、心情愉快、容貌庄重得体;音乐节奏使行军的队列有序,进退整齐,对外可用来征讨诛杀,对内可让人相互礼让。而“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

总之,在荀子的乐教思想中,乐教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儒家规范的“君子”,是为了移风易俗。在内容的选择上,荀子重视符合礼乐原则的“雅”“颂”之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26]则是其乐教实施的最高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