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学习形式,最早的教育出现在史前。早在人类的群居社会,文字尚未出现时,教育是通过口头传授和模仿来实现的:成人手把手地传授(模仿)必要的生活技能;通过口头传授(讲故事)的形式将知识(同时贯穿着人们的生活价值观)代代相传。这些活动都是教育。
音乐教育是起源最早的教育形式之一。自人类音乐诞生之日起,广义的音乐教育就已经产生。因此,探寻音乐教育发展史,还得从远古时期音乐的诞生开始说起。音乐是人类所有艺术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它是时间和声音的艺术,会随着时间、声音的消失而消失。那么,音乐究竟是何时诞生的?恐怕这是至今任何人都难以说得一清二楚的问题。中国美学家朱狄曾在其所著《艺术的起源》中认为,音乐起源的问题甚至比诗的起源还更加难以说明。因为许多民族都拥有古老的诗,却很难有古代的音乐作品被保存下来。
音乐与语言似乎从产生之日起就注定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二者自古以来就相互作用、互相影响。郭沫若先生曾说,原始人之音乐即原始人之言语。[1]曾有学者认为,音乐出现的时间甚至比语言更早,在人类语言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音乐就已经产生了。如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说,想象原始人最初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有如“啊”、“哦”、“唉”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
如此不难看出,对于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交流时所用的呼叫、呐喊方式,我们很难断定那是音乐还是语言的最初形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音乐即便不比语言出现得更早,至少也是与语言一道产生的。
音乐是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的呢?我们今天在动物群体中发现,所有动物都具有一种天然的模仿能力,这也是人类所具有的能力。由此,模仿能力可以成为人类音乐起源的生物学基础,人类音乐的起源也应是对大自然中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以及人声的模仿。所以我们认为,音乐产生的第一个重要原因与语言一样,是模仿:最初人类对于高低音、节奏的辨识能力基本上是人体本能和生理听觉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
虽然我们至今仍无法断定音乐起源的时间和方式,但还是可以找寻到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今天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记载着音乐起源于模仿的传说:
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吕氏春秋·卷五·仲夏纪·古乐》)
在人类诞生之初,“自然之物”就是人类的第一任老师,后来“人”才成为人类的老师,但始终没有与前者划清界限。人类在不断向自然学习的同时又不断地改造世界,正如人不断向其他人学习又不断地去改造人类一样。
然而在原始社会,人的第一需求不是音乐和语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材料。正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才创造了音乐、语言以及一切有利于生存的“非物质”材料。鲁迅先生曾在《门外文谈》中这样描述道: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的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2]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对音乐的起源进一步阐述道:
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3]
虽然我们不能从鲁迅先生所述中具体描绘出古人生动的音乐传教图景,但从现存人类文献记载的劳动现象中可见,在人类原始社会的早期生活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有记载曰: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卷五·古乐(牛灯舞)》]
从中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时人们载歌载舞的愉悦情景,可以想象到远古时中国“葛天氏”之民手操牛尾,踏着脚步,合着节拍,欢悦歌舞的场景。
这里描述的是祭祀(宗教)活动场景。说明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音乐逐步从自然存在转为社会存在,从原始存在转为文明存在,从物质需求转为精神需求。人们用耳朵听,取自然之物为乐器,用嗓子唱曲,用身体表演,来表达思想、表现情感,音乐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文化包含着语言、呼喊(音调)、敲打(节奏)及早期的原始舞蹈等,这种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人类长期实践、积累、总结和文化传承的结果。而在同时,人类社会最原始的音乐教育活动就已经发生:儿童或成人在歌舞表演或祭祀活动中自然接受了音乐文化的知识,其中教育的成分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说,至迟在氏族社会末期,人类就已经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音乐教育,产生了音乐教育行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鲁迅先生上述的“杭育杭育”首先谈到的是音乐的创造者,逐后应之的即是受教育者,而这个过程就是最原始的音乐教育的过程。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劳动情景孕育的原始教育现象和教育关系,反映了原始音乐教育的基本形态,即个人与群体、教与学、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初步教育关系。其实,原始人起初在创造类似于劳动号子(“杭育”)之声时,并不是从美感的角度出发的,但在多次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渐感受和发现了音乐美的一种本质力量,成为团结、合作、审美的精神载体。这中间,教育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转化剂的作用。虽然我们很难判断原始人有没有明确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行为确实已付诸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原始人群是音乐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音乐教育事实上在伴随着人类音乐诞生的那一刻就产生了。(www.xing528.com)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音乐教育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条件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原始人群,这与人类本身的进化有直接的关系。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在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和获取生命必需的物质材料,人们逐步认识到不管是获取猎物,还是战胜猛兽,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于是就形成了原始人群。在这种基础上,就产生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当然就包括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因此,原始人群成为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
其次,人类的形成有许多方面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音乐教育的起源离不开生产劳动,模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音乐教育活动就这样伴随着物质生产劳动应运而生。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一种把物质与精神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世界观,广义的音乐教育是伴随着原始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同步进行的。音乐教育的实践,最初是为了人类生存基本的“物质”基础,这时,音乐教育并没有从原始教育的“母体”中分化出来,它只是原始教育内容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原始的音乐教育实际是兼并许多内容的综合性教育。
再次,既然原始形态的音乐教育是在模仿、生产劳动、宗教祭祀等活动中产生的,那么,原始音乐教育必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生产、生活为内容的音乐教育;二是以宗教祭祀为内容的音乐教育。同时,由于原始形态的音乐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音乐教育在原始社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来看,原始音乐教育体现了一种自然、无序、无意识的基本特点。后来,随着人类生理、认识能力和创造力的不断增强,人类获得了理性的规范、意识和精神上的升华,音乐教育的内容逐渐扩大,形成了以诗、舞、乐为主体的综合性艺术教育体系,才具有了“精神”意义的审美功能。直到“自意识”的出现,把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从原始的“意识混合体”中逐步分化出来,另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音乐教育意识在这时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
音乐教育意识的萌发,取决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包括生活、精神、宗教、异性吸引等,而这种需求也正是音乐教育得以发生、发展的基础——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生理学、哲学、心理学等。于是人类对艺术有了新的意识,艺术及艺术教育意识从无到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这说明,音乐教育意识并非人人都有,只有在客体与主体相互发生作用,特别是主体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时候,音乐意识才会发生。马克思在论述人类意识起源时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意识起源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从无意识到“自意识”(马克思解释: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一切艺术发生的根本环节。因此,人类对自然逐渐不再是顺从、听天由命,而是开始按照头脑中已有的某种观念和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或进行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以适应生存的需要。从此,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各种精神活动,进入了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最早的音乐教育形式仅仅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音乐教育这门学科也并未建立起来,但我们能够从中发现“无意识”的种种模仿现象为此后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产生音乐教育意识的前提。
原始音乐教育意识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已经形成某种意识趋向和某种心理或审美需求,这时的音乐教育已经从无序、无意识的音乐教育形态走向有目的、有规律的教育状态,这时的音乐教育行为已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某种非物质的精神需求而存在的教育行为。教育意识的形成表明音乐教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已从原始教育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从以物质需求为根本目的逐渐演变为以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
特别是音乐教育意识的产生,必然影响着音乐教育行为,改变着音乐教育的方式。意识支配着行为,使自然化的原始音乐教育变得具体化、人为化。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必须有教师、学生和场所,必须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因此,音乐教育行为与音乐教育意识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往来”关系,音乐教育实践的发展萌发了音乐教育意识,而音乐教育意识又以同样的反作用力促进音乐教育实践的再发展。从此,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任务、内容和社会角色。这种进步,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广义的音乐教育自人类诞生那日起就迎合了人类生存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一切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成为历史最久远的艺术教育门类,在原始社会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这之后到了阶级社会,音乐教育又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并与伦理、审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连构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机体,在阶级社会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中外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也因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国别地域的不同,显示了不同的性格与特点。
【注释】
[1]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96.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3.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