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保育计划:尚古公益

传统文化保育计划:尚古公益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把传承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好。三乡有一些有心人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努力保护、传承三乡的传统文化。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小房子里,他介绍了成立尚古公益的初衷。◆尚古公益文化推广课堂因为担心三乡话会失传,三乡传统文化被人们遗忘,2015年,张华森成立尚古公益,以保育本土传统文化为使命。现在,那份旧时爆米花的味道,已成为如今尚古食俗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一环。

传统文化保育计划:尚古公益

中山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把传承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好。三乡有一些有心人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努力保护、传承三乡的传统文化。这个组织叫尚古公益。

第一次到尚古公益,80后“文化保育战士”张华森带我参观。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小房子里,他介绍了成立尚古公益的初衷。

◆尚古公益文化推广课堂

因为担心三乡话会失传,三乡传统文化被人们遗忘,2015年,张华森成立尚古公益,以保育本土传统文化为使命。他经常组织各种体验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制作三乡濑粉、茶果等传统美食,到各个古村落了解本土历史文化,带小朋友玩游戏,尝试三乡话教学等。他希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年轻一辈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本土文化。在尚古公益组织的学习濑粉制作活动中,我亲自动手学习制作濑粉。当一条条做好的濑粉展现在眼前时,我非常激动。我做出了属于我们三乡的传统美食!

◆学员们在学习制作濑粉

为了保存本地人的集体记忆,也为了让外来人员了解那个年代的中山,尚古团队在完全没有接触过爆米花机的情况下,凭借模糊的印象和老人的口述,组装了一套爆米花设备。他们不断试验爆米花机用到的大米的品种,糖和油的比例,花生的分量等。经过锲而不舍地钻研,他们终于成功了!现在,那份旧时爆米花的味道,已成为如今尚古食俗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一环。(www.xing528.com)

◆通米制作

◆小朋友对传统打水很好奇

!通米制作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的爆米花师傅会在农历年前,带着爆米花机到中山一带的农村地区为农民群众爆米。根据当地的食俗,民众把爆米配以蔗糖浆、花生等做成米饼,俗称通米。当年村民拿着柴、米、油、花生排队等候爆米的情形,如今已成为中老年人珍贵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