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建成直到1999年,四十余年来,以第二厂名“国营新都机械厂”挂牌的420厂,且不说其绵延数里的宽阔厂区,单那宏伟高大的厂门,就堪称是万年场周边地域一处现代工业文明的风景。那些年,我曾不止一次地从420厂前走过,每每目睹那座先是被乳黄涂料装饰,后又镶嵌雪白瓷砖的高大厂门,心中总不免怀有几分对“国防企业”“信箱单位”的羡慕向往与难以企及的神秘感。这也成为420厂留给我的难以磨灭的印象。
毋庸置疑,420厂在万年场的百年历史中占有极重的分量。
时光倒流至20世纪50年代。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决定在四川地区兴建一批航空工厂。420厂作为歼击机发动机的大型制造工厂项目被列入建设计划。
但1956年开始选址时,最初的目标并非成都,而是四川省北部的江油县(今江油市)。可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占地面积很大的特殊钢厂也选址在此,若再安置一个制造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的大型企业,经济尚不发达的江油县根本无力承担这数万人的吃住行,遂决定放弃。
规划部门又将目光放在了绵阳。一番调查勘察后,拟在绵阳的铁路北面建设420厂,并为之进行厂址测量、水文和地质勘探等。可是,在此过程中又发现该地防汛能力较差,工厂若要发展,只能向山里延伸,布局太散;邻近铁路不利于保密也是一个大问题。绵阳不宜,于是规划部门又转到德阳一带勘察,并于1956年5月确定420厂建在德阳南郊五里处。此后,还完成了相关测量勘探工作,进行了部分基地建设。
然而,1956年9月,党的八大重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后,分管航空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对工厂建设实施调整,专电指示,暂缓420厂建设工程。其基地建设亦随之停止。
孰料,这一停,竟成为420厂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与德阳无缘。1957年7月,二机部转发了国家建委“在德阳南郊建设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区较为适宜,对原批准二机部在德阳县建设420厂,可研究迁移到成都”的电文。电文甚至还提出了“420厂将移到一机部成都424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厂址,待相关机构研究地质资料后再确定”的具体方案。
不久,相关地质勘探报告出台。报告写道:“424厂厂址位于牛市口附近,东北以沙河为界,西到牛龙公路,南至邓家花园附近,西距城约二公里,为城市规划东郊新工业区的一部分,附近有量具刃具厂、砖瓦厂、纺织厂、无缝钢管厂等。”
而此时的424厂原定厂址区域内,大部分是水田,三条灌溉沟渠由西北伸向东南;六个较大的村庄坐落其间,一派乡野风光。
1957年11月7日,国家建委建发区安字第1094号文件批准,在成都东郊(原424厂厂址)建设420厂。
中央部委一纸公文,最终决定了两个厂的命运——420厂落子成都,424厂择址另建。
五个月后,420厂筹备组由德阳迁至成都,在水碾河安营扎寨,拉开了420厂建设工程的序幕。历史将永远记录下这一天——1958年3月5日。
当年10月18日,在历经筹备——初建——缓建,由江油而绵阳而德阳等等诸多变动后,420厂终于在“大跃进”的岁月里轰轰烈烈地在成都上马开建了!这不但是420厂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万年场值得一书的时刻。[1]
西南——成都,420厂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派繁忙。
东北——沈阳,国营111厂亦不平静。
二机部的一项重要决定,在全厂职工心中荡起了涟漪——从设备到技术到人员“成套支援”420厂!
从沈阳到成都,从东北到西南,其间山重水复,其路千里迢迢。
这意味着迁离熟悉的故土,意味着辞别家乡的亲人,意味着扎根远方的异乡。
然而,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111厂的广大职工以极大的热情响应党的号召。12月3日职工大会后,全厂出现了丈夫说服妻子、妻子动员丈夫、儿女劝慰老人、老人支持儿女的火热场面。职工们的高度觉悟与极大热情,为111厂南迁成都这一艰巨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按上级部门要求,搬迁转移工作必须在1959年上半年内完成。厂党委深知此次搬迁转移面临路途远、交通难、人员多、单位繁、条件差、时间短等诸多困难,为此成立了指挥部,其在厂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实施相关工作。[2]
决不打无准备之仗!针对上述困难,指挥部从思想教育、组织措施、物资准备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周密的实施方案。按计划,此次将有3841名职工南下成都。为保证人员和物资的迅速安全转移,指挥部下设了人事和物资两个组,负责具体事项。分别在上海、北京、汉口设立接待站,规定除了少数职工因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可单独转移外,其余全部人员分三批集体迁移。
规模浩大的搬迁转移工作于1959年1月开始进行。离开冰天雪地的沈阳,冒着凛冽的寒气,部分人员经京汉铁路乘火车到成都,绝大多数人员则分别乘火车经宝成铁路,或乘海船经大连、上海、重庆再乘火车经成渝铁路到成都。(www.xing528.com)
数千里路云和月,翻山越海向西行。111厂万名职工和家属远辞故土,援建420厂,落户万年场的壮举在成都东郊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创业成都的岁月是艰辛的。对此,1959年不满七岁就跟随父母从沈阳南迁成都的“厂二代”刘敏,至今仍有依稀的记忆。工厂创建初期,一切都很简陋,就连大门也只由木头架子搭建而成,还有一条或许是供运载建厂材料的小火车行驶的简易铁路从门前经过。周边几乎都是农田,随处可见小河沟;走的是泥土路。尚在建设中的宿舍区内还有农民的土屋、菜地甚至坟茔。几千上万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兼顾,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困难重重。但老一辈职工不叫苦,不怕累,依然埋头建设,一心工作。一时间住房短缺,职工们便两三家人暂时合住在一套房里,虽然生活不便却感情和谐,共渡难关的意念非常强烈。在刘敏的少年时期,总觉得父母很忙,每天早早上班,晚上还常常加班,休息的时间很少,更不要说陪伴孩子了。
曾担任厂保卫科科长和厂党委副书记的关凤久,亦是那“说走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的420厂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告别条件良好的老厂,来到成都建设新厂,几乎是白手起家。修建厂房需要大量红砖,运输车辆不够,大家就步行到三砖厂,或用小车推,或用撮箕担,或用竹篮挑,甚至自己背!真是“汗洒脚下路,运砖不停步”。这段经历,关凤久弥久难忘,数十年后忆起,仍是激动不已。
2015年2月,《成都日报》副刊载文《东郊搬来一个东北城》,生动地回顾了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这段令人难忘的往事,感念那些为创建420厂做出了无私奉献的东北工人。
建成后的420厂,信箱号77,对外挂牌“国营新都机械厂”。其规模之庞大,在那一串串以数字信箱命名的国防工厂打堆聚集的成都东郊,亦堪称“巨无霸”!以至被戏谑为“东霸天”——鼎盛时期,职工近两万,连同家属众逾十万!厂区占地面积八百六十四亩,由于遍布厂区的树木和绿地的隔离,厂房之间相距甚远。员工即便进了工厂大门,最近的也得走上一站路,最远的要走上四站路才能抵达车间!而职工宿舍区面积就更是大到以平方公里计算——东至二环路沙河边,南抵蜀都大道东风路,西到一环路水碾河,北达双桥路。厂里还自设医院、幼儿园、子弟校、俱乐部、消防队、警卫连、刑警队和贸易商店,除了殡葬之外,几乎就是一个不出厂门便“万事皆备”的小社会。
▼ 420厂车间外景 420厂厂办供稿
对此,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20厂子弟——套用今天的新名词——“厂二代”们感受尤深。
该上幼儿园了,不用像“外面”的家庭那般急着寻找入托之所,厂里三个幼儿园大门都敞着呢;该上小学了,也不用怕学校生源满了不接收,两所厂子弟小学就为咱办的嘛!小学毕业升中学,还是不发愁,厂子弟中学教室有咱的座位哈!一晃三年初中毕业,升不了高中又无须下乡的,就等着厂招工办发入职通知书呗。
用一位“厂二代”女工的话说:在420厂长大,在420厂生存。420厂犹如一条主线贯穿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看电影,是那个年代人们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外面”的人看场电影必须掏钱买票进影院。可420厂人“牛”啊!在比胜利影剧场还漂亮的厂俱乐部电影院,只花伍分或一角钱就可以看场便宜电影,甚至不掏一分钱,在家门口的坝坝里也能观赏电影,每周一次,每月四次。就连“外面”的人们也跟着沾光咧!
上万人的“巨无霸”,文体活动那是绝对少不了的。厂篮球队的比赛常常引来观众坐满灯光球场;春秋两季的运动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团体操和自由体操登场表演;每逢节假日,便是厂文工团那些艺术人才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话剧、舞剧、歌咏、曲艺乃至高难度的杂技等等各类演出样样不缺;对于喜好舞文弄墨的员工,工厂主办的《燕鸣报》则是他们业余笔耕的园苑;而周末乐队伴奏的露天舞会,当算是厂里的“全民表演”了。只要你胆子大,哪怕是舞步生涩,“踩左踩右”,在悠扬的舞曲中也尽可上场。
至于日常的福利,那就更是要扳起指拇儿(指头)数了——
酷暑炎夏,工厂自产汽水和冰糕,作为劳保发给每个职工,家属当然也少不了同享这“甜甜的清凉”;寒冬腊月,宿舍区的大澡堂热水不断,几分钱一张票,大人娃娃都洗得浑身通泰,不知“外面”的“洗澡难”。厂里三个食堂饭热菜香,任随选择,三五毛钱便可解决一日三餐。就是生点不大不小的病,职工医院拿点药打一针,还能报销费用……那日子,诚如影片《二十四城记》中厂办副主任宋卫东所言:厂门外的一切都似乎与我们无关,成都是成都,工厂是工厂,这座城市与420是并行的两条线。而且如同东郊其他军工企业一样,全厂职工收入稳定,旱涝保收,每月按时发薪雷打不动。
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且服务设施欠缺完善的时代,420厂优渥的后勤保障和丰富的文娱活动,无疑极大地愉悦了职工的身心,增添了职工的自豪感,同时也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
曾在420厂工作多年的老工人沈建光至今难忘每个工作日上下班时的情景:早上,当宿舍区广播8点准时响起音乐时,正对工厂1号门的双桥路上,上班的职工已是人潮汹涌;自行车叮叮当当的铃声与喧哗鼎沸的人声汇聚一起,宛如宏大的“上班交响曲”。这一情景,曾是420厂一员的女作家龙德瑛的描述更为生动细腻:“人们像蜜蜂一样,嗡嗡地从各自的楼栋里钻出来,或步行或骑车,曲里拐弯地拥上主干道,同方向的步行者,被裹挟在庞大的自行车车流里,脸上明显带着对有车阶层的羡慕和向往。”
傍晚,宿舍区的音乐再次响起,结束一天的工作,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从各个车间拥出,仿若蓝色的海潮浩浩荡荡向厂门汇聚,继而蹚过马路,渐渐分流消散在各个宿舍区……情景亦如上班那般壮观。
这“蜜蜂嗡嗡”与“浩浩荡荡”的场面,不单是留存在老一辈420厂人心中的美好记忆,也是420厂巅峰时期另一个角度的真实写照。
时光,如同沙河水匆匆流过;岁月,宛若历史书历历在目。
1958年10月18日,420厂在成都东郊万年场地域的双桥子隆重奠基,至2007年12月29日,退出万年场双桥子老厂区,迁入新都区成都发动机工业区。半个世纪来,一代又一代420厂人,发扬“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昔日的坟坝荒野菜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航空企业,研制、生产、修理了两万多台军用某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20”崛起于万年场,万年场兴盛于“420”。古老乡场因此与现代工厂结缘相系,在工业文明之光的照耀下,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